几道高中生物竞赛题, 讲解得好了追加高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4:32:14
RT,这两天快考了,没时间问老师,有些题目搞不清的,请大侠们指点了,我把题和答案一起附上, 对的麻烦说下为什么对,错的也请解释下为什么错,我会根据讲解情况追加分的~!谢啦!

1、判断:在非环式光合磷酸化中,来自水的电子最终用来还原NADP+为NADPH+H离子(错)

2、将一充分饱和的细胞放入比其细胞液浓度低10倍的溶液中,其体积变化是(B)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规律

3、假定土壤的渗透势和衬质势之和为-10的5次方Pa,生长在这种土壤中的植物细胞的渗透势为-10的6次方Pa,压力势为7*10的5次方。在根与土壤达到平衡时其水势,渗透势,压力势各为多少?如果向土壤中加入盐溶液,其水势变为-5*10的5次时,植物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
(水势-10的5次方,渗透势-10的6次,压力势9*10的5次方;萎蔫)

4、以磷矿粉末作磷肥使用,植物一般不能直接利用,若将它与某物质一起使用,则能促进植物根系对磷的吸收,从而利用磷矿粉末中的磷,这种物质是(A)
A、硫酸铵 B、碳酸氢铵 C、钙镁磷肥 D、硝酸钙

5、如果某小孩不挑食,其食物成分本来也比较齐全,那么,进入其小肠的食糜中,除了水分,无机盐以外,还应有(1,2,3,7,9)
1、淀粉 2、蛋白质 3、脂肪 4、氨基酸 5、甘油 6、脂肪酸 7、麦芽糖 8、葡萄糖 9、多肽
注:为什么没有4,5,6,8?

6、小肠将吸收的氨基酸运输到大脑,大脑中经脱氨基作用后,将含氮部分运输到肝脏加工,然后运输到肾脏,并经泌尿系统排出体外。这一系列过程,氮穿过细胞膜的次数至少是?(20)

、判断:在非环式光合磷酸化中,来自水的电子最终用来还原NADP+为NADPH+H离子(错)

解析:来自水的电子最终传递给NADP+形成了NADPH,NADPH又还原C3,所以应该最终还原的是C3。

2、将一充分饱和的细胞放入比其细胞液浓度低10倍的溶液中,其体积变化是(B)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规律

解析: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差过大,细胞吸水涨破。

3、假定土壤的渗透势和衬质势之和为-10的5次方Pa,生长在这种土壤中的植物细胞的渗透势为-10的6次方Pa,压力势为7*10的5次方。在根与土壤达到平衡时其水势,渗透势,压力势各为多少?如果向土壤中加入盐溶液,其水势变为-5*10的5次时,植物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
(水势-10的5次方,渗透势-10的6次,压力势9*10的5次方;萎蔫)

4、以磷矿粉末作磷肥使用,植物一般不能直接利用,若将它与某物质一起使用,则能促进植物根系对磷的吸收,从而利用磷矿粉末中的磷,这种物质是(A)
A、硫酸铵 B、碳酸氢铵 C、钙镁磷肥 D、硝酸钙

解析:植物只能吸收离子形式的矿质元素

5、如果某小孩不挑食,其食物成分本来也比较齐全,那么,进入其小肠的食糜中,除了水分,无机盐以外,还应有(1,2,3,7,9)
1、淀粉 2、蛋白质 3、脂肪 4、氨基酸 5、甘油 6、脂肪酸 7、麦芽糖 8、葡萄糖 9、多肽
注:为什么没有4,5,6,8?

解析:氨基酸、葡萄糖属于小分子物质,形成后可被直接吸收,所以没有。甘油和脂肪酸是脂肪消化的终产物,脂肪只能在小肠中消化,所以食糜中是脂肪。

6、小肠将吸收的氨基酸运输到大脑,大脑中经脱氨基作用后,将含氮部分运输到肝脏加工,然后运输到肾脏,并经泌尿系统排出体外。这一系列过程,氮穿过细胞膜的次数至少是?(20)

解析:氨基酸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进入血液循环(4层),随血液循环运进脑细胞(3层),经脱氨基形成的含氮部分出脑细胞进入血液循环(3层),随血液循环进入肝脏细胞(3层),在肝脏细胞中加工后出来进入血液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