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解的使用范围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0 14:14:58
今天我要请教大家一下关于理解一词的适用范围,我和我朋友争论理解的适用范围很久了,下面我打的每一个字都是很认真的 所以我想听听大家

的看法,不希望是复制的,谢谢 每个回答的好的人我都可以单独开一个帖子给他200分

我们后来举了一个例子 通过这个例子来阐述自己对理解适用范围的定义,请问大家认为我们谁理解的是"对"的,或者我们都是错的 那就说说您

的理解.谢谢了!

例子如下:
现在假设一个人通过指导学习1+1=2这个问题需要5天时间;
继续假设一个人在漫无目的在不经意间知道了(这里漫无目的的意思是说他不是像A那样主动的去学习1+1=2这个东西)

1:A小孩儿第一天上课老师告诉他1+1=2,但是他很郁闷,因为他不理解,这个1+1为什么等于2,后来经过5天自己的研究学习他知道了,他理

解了;(他理解了 他是理解的1+1=2)
2:B小孩在没有人告诉他1+1=2的情况下,在10天的生活中也知道了1+1=2;

我们争论的主题就是A小孩在有人告诉他1+1=2的情况下经过自己的研究理解了1+1=2
而B小孩在生活中漫无目的情况下知道了1+1=2(这里的漫无目的的意识是,比如说开机,他不想开,他也不知道怎么开机,他就是漫无目的的按了一

下开机键计算机就启动了,也就是说他是通过以上开机的这种形势知道了1+1=2)

B小孩漫无目的的知道了1+1=2这个道理是不是等同于他理解的A小孩的老师说的1+1=2,他就没有听过A老师说(甚至于大家认为A小孩的老师和B

根本就不生活着一个星球上)

我朋友的观点如下:
A小孩儿是因为他不明白1+1=2,所以带着目的的学习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们称之为理解,而B小孩儿从来就不知道A老师告诉A的是1+1=2,他既

然从来都不知道这件事,也没有目的和需要去知道这个,他只是无意间知道的这个道理,那么他的这个明白的这个过程怎么可以叫做“理解”

??他从来都不知道A的老师讲的是什么我认为也不可以说他理解A老师所

呵呵,我认为楼主对"理解"的认识是错误的.
在你们对"理解"所举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A小孩的"理解"(我认为完全可以认作是"求知")是有目的的,是主动的,他最后所得到的"理解"是透彻的.而B小孩的"理解"是无知的,他根本就不理解1+1=2,他只是知道了这样一件事,一个结果--1+1=2,并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他是无意识的.你括号中的例子以说明{(这里的漫无目的的意识是,比如说开机,他不想开,他也不知道怎么开机,他就是漫无目的的按了一

下开机键计算机就启动了,也就是说他是通过以上开机的这种形势知道了1+1=2) }
呵;问题出现了!
你在论证时所举的例子,关于两个人学习JAVA的故事.一个人通过<<java编成思想>>的学习掌握了这门知识,而另一个人没有学习这本书,但同样学会了JAVA.这两人的共同点是:
1.他们的"理解"都是主动的,求知性质的.
2.他们的"理解"结果是相同的,他们都掌握的JAVA这门知识,清楚其中的原理.
而不同点仅仅在于另一个没有学习那本书.
以上两个相同点皆不同于你和你同学关于"理解"所举的例子(1+1=2的故事).
而在最后的论证中你说"虽然B小孩不知

道A小孩老师所讲的1+1=2,他自己“漫无目的”的了解了1+1=2"
注意:这和你在括号中关于"漫无目的"的说明是相悖的.你在括号中说明的"漫无目的"其结果是[不了解1+1=2的,只是知道有这样一件事一个结果而已],这不同于第二个例子中另一个学习JAVA的过程,学习JAVA是一个主动过程,达到透彻了解的结果.两件事有性质上区别没有可比性的.
这个论题实际上你所举的两个例子是不能相互证明的.
1+1=2故事中,"漫无目的"的小孩其实际上并不真正知道1+1=2的,因为他只知道结果并不知道"所以然",他这个不能称作理解.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