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句怎么念??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9:30:20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舝》。原诗是一篇婚恋诗。字面意思是,仰望着高山,奔驰在大道。
郑玄注曰:“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朱熹注解说:“仰,瞻望也。景行(háng)”,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两句后的止,均为语助词。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可以略为成语“高山景行”,“景仰”一词由此而来。《史记·孔子世家》云:“《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话是用来赞美孔子的,由于引文后加了两句,大意是“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景仰的意思就格外显豁了,可知景仰之说在司马氏时代已通行于世。
“高山景行”是难得的好词。在很多场合,“高山”、“景行”,就是美德懿行尊崇的象征。人们用此表达对一切崇高人物和事物的仰慕之情。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识

“高山仰止,景行(hang)行(xing)止。”这句话出自《诗经·小雅·车舝》,大意是迎亲的马车“仰望着高山,走在宽广的大道上。”表现了迎亲的新郎兴高采烈的欢快心情。这里“止”字是表肯定语气的助词。
后来,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引用了这句话来
赞美孔子,给它赋予了新的含义。他写道:“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xing)行(xing)止。’虽不能至,心乡往之。......”司马迁的用意是:孔子象高山一样崇高的道德令人们仰慕,光明正大的品行值得人们去履行。
我们虽然不能达到孔子道德品行那样的高度,然而我们的内心是向往着要努力做到的。
后人引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都遵从司马迁的寓
意,例如诗句“高山仰止归众望”就是歌颂毛泽东的。

ɡāo shān yǎnɡ zhǐ
高山仰止
语出《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后用以谓崇敬仰慕。
“景”是大的意思,“行”是道路的意思,在此上下文中,“行”读hang2。“行止”的“行”就读xing2。而将来《小雅》中这个句子独立出来说“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才读为xing2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话常见常用,可要解释清楚,还真得费点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