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了MAC地址标识唯一主机,为什么还要发明IP地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0:54:55
高手来吧,有道理自然加分
好像都没说到正点上.

1楼的说法有点意思,不过不太准确。应该说ip地址等于国家+城市+分区+门牌号码。有点类似于邮政编码(如果每家都分配一个邮政编码的话)。
IP地址与MAC地址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具有路由的功能。
IP地址是分段的,也就是说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准确的说是不同的服务器)各自拥有不同的IP地址段。IP地址的路由功能就是说提供从一个IP地址到另外一个IP地址的链接途径。
比如说你发了一封信,地区邮局就会根据通信地址判断这封信的收信人是否住在本地区,如果不在本地区,那么就把信送到上级邮局(县邮局),上级邮局也会如此判断,直到找到一个邮局发现这个通信地址是在自己管辖范围内,然后逐级下传直到送交收信人。
IP地址也是同样的道理。从你地址上敲入一个IP地址,你的上一级路由器就会根据这个地址是否属于自己管辖的范围而决定是链接到指定的IP地址的计算机(服务器)还是送交上一级路由服务器解决,上级路由服务器也同样进行处理。直到找到所需要的IP地址而止。
MAC地址由于不可能按IP地址那样进行分段,所以也就没有路由的功能。实际上MAC地址仅用于网络上计算机的标识,除了进行绑定外没有太大的作用。另外MAC地址是网卡生产厂家设定的,也许必要时你可以根据MAC地址找到网卡的生产厂家

rclijia 比喻的很形象

MAC地址是硬件级别的地址,是和网卡绑定的,随网卡出厂的时候就已经为你绑定了一个全球唯一的标识(虽然现有已经可以修改MAC地址)。

而IP地址则是电脑的逻辑地址,一般应用程序都是识别的逻辑地址,也就是ip。

根据TCP/IP协议的分层,可以很清楚的明白MAC地址是在最底层的物理链路层工作的,而ip地址则在逻辑链路层之上,可以被应用层直接使用。

附:
TCP/IP整体构架概述

TCP/IP协议并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传统的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一种通信协议的7层抽象的参考模型,其中每一层执行某一特定任务。该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种硬件在相同的层次上相互通信。这7层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路层、传输层、话路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