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革命故事(不要太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4:43:58
明天就要用啊,快点,晚上就要完成。。。。

清明,一位身着八路军军服的老人,站在太原市牛驼寨烈士陵园的烈士墓前庄严地向墓碑行了一个军礼。据周围人介绍,这位老人每年清明节都会来到这里为烈士扫墓。这位老人是谁?为了揭开这个谜,记者几经打探终于在太原市精营西边街太原市粮食局宿舍一栋破旧的楼里找到了这位默默无闻的老八路,从而掀
  开了那段尘封的往事……

  今年已80岁高龄的刘炳善老人现居住在一间不足50平方米的房子里。进入老人家中,最为抢眼的莫过于老人摘抄的有关健身的大小本本和那满墙的战争漫画。据老人讲,他参加革命还要从1937年侵华日军来到他的老家山西省宁武县城大屠杀说起,他亲眼看到日本鬼子在家乡的烧杀抢掠,想反抗又迫于势单力薄,于是他逃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参加了晋西北游击队。那年他刚满17岁。此后,在一次与鬼子的游击战中他与部队失去了联系,直至1948年才找到了部队,并正式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9月,在解放甘肃兰州城的战役中,刘炳善这个西北野战军三军八师二十四团的机枪手由于战功卓著,在战斗结束后被部队授予了一等功。后来,在祁连山下剿匪的一年中,刘炳善担任了团部后勤司务长。1954年,部队刚刚回到北京不久,刘炳善结婚了。但是,同年他就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参加了朝鲜首都平壤西线的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停战协议后,刘炳善回到了太原,在组织的安排下到太原市粮食局当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售粮员。在粮食局工作的数十年中,刘老每年都是模范和先进工作者。1981年离休后至今,只在部队读过几天书的刘老每天都要抄写有关健身的剪报到深夜。如今,刘老除了每天义务打扫楼前楼后的卫生外还不顾年老体弱,将这么多年摘录的200余本近百万字的健身“秘诀”挨门挨户赠送给邻居阅读。当记者问及刘老为什么不给下岗的儿女“想想办法”时,倔强的老人只是指了指贴在墙上的座右铭“留下银钱儿女抢,留下功名万古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