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论文是伊犁地区信息技术课发展现状分析,我想知道我国或者信息技术课发展现状,谢了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3:47:46
这个论文实际上是一个调查报告,我正在设计调查问卷,但是时间有点紧,我在做问卷的同时还需要一些如教师水平,学校重视程度,资金,学生兴趣,计算机软硬件层次以及教学内容这几个方面的信息,而且最好有真实的调查数据,还有想听听大家对我这个题目的看法和建议,希望各位热心人能帮帮我,万分感谢啊!

不知道下面的是否对 你有帮助

在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最时髦的学科,应该受到重视,但事实上,它却是最容易受到冷落的学科。由于信息技术本身发展太快,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方向和内容的稳定性。长期以来,许多农村学校领导感到这门课程难指导、难评价、难控制,因此采取了不过问的“冷”处理办法。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校内是兼职,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认真上好信息技术课。
即便安排了专职信息技术教师,也常常会被叫去帮老师做课件和担起学校的文印工作等,自然也就会“冷”了这门学科。
现状是:思想认识有待提高;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新课程理念理解不透;师资队伍素质较低;教师待遇得不到保证。
对策是:应从本校的实际出发,谋划好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具体措施。结合农村孩子的特点以及地方特色,适当地重组教材,活用教材,有些内容甚至超越教材。组织相关教师外出学习、参观,使他们充分认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未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信息素养应成为人们的一种基本能力。。根据各年级学生情感、认知和能力的发展水平,遵循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的原则,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划分,保证每个年级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的内容和目标不交叉、不重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方向,二者整合才能真正使信息技术成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现在大部分农村学校电脑已经能够上网了,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为各门学科服务。资源开发与应用是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少数小学可通过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并定期更换教育教学资源来解决教育资源共享问题。充实师资。数量足够、素质较高、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是推进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在
采取激励政策,吸纳具有高水平计算机知识的专业人员到农村学校去的同时,必须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就地取材,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以点带面,促进与兄弟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交流,逐步提高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