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建文帝知不知道建文庶人的存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1:15:51
如果知道,他有没有什么措施来解救自己可怜的儿子?
可是在建文帝逊国三十年后的明英宗时,他又回到了京师,被英宗封为愍王,安置在西苑宁寿轩,直到二十年后才去世。这段时间内他没有机会得知建文庶人的事吗?

“建庶人”是建文帝的次子,燕王朱棣取得政权之后,将他俘虏囚禁起来,此时他还是一个婴孩,被幽禁深宫55年,称“建庶人”,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重获自由时已是六十老翁,不知世事,不辨牛马,状如白痴。在他被俘之际,建文帝已失踪,自此下落不明,从中国历史上销声匿迹。所以说,从理论上讲,建文帝是不知道“建庶人”的存在的,就算知道,从他自身来看,当时他自己也是自身难保,根本就不可能解救别人。

我不知道你所说的这句话:“可是在建文帝逊国三十年后的明英宗时,他又回到了京师,被英宗封为愍王,安置在西苑宁寿轩,直到二十年后才去世。”是从哪里得到的?
其实历史上对建文帝的下落,从目前所知的文献来看,还是一个谜。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建文四年(1402)六月十三日,燕王统帅大军浩浩荡荡开进南京金川门。当燕王来到皇宫时,宫中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也不知去向。同时,建文帝所使用的玉玺也一起消失。正史记载建文帝在宫中起火时自焚而死。以后成为明成祖的燕王朱棣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中说:“不期建文为权奸逼胁;阖宫自焚。”但是,太监在火后余烬中反复搜检,只找到马皇后与太子朱文奎的遗骸,无法验证建文帝的生死。若建文帝已死,必定有陵,燕王也曾做过祭典的表面文章。但后人不知陵在何处,连明代皇帝也搞不清楚,明末崇祯帝就曾说过:“建文无陵,从何处祭?”
2.另一种说法认为在南京城破之时,建文帝曾想自杀,但在其亲信劝说下,剃掉长发,穿上僧衣,从地道逃出皇宫,浪迹江湖。明成祖死后,他回到京城,被迎入宫内,死后葬于京郊西山【这似乎与你问题中所说基本吻合】。朱棣登位后,也感到建文帝的存在对他的皇位是一种威胁,因此多次派心腹大臣,四处查访。永乐年间的郑和下西洋的随性团队中,就有锦衣卫的人员,这显然有暗中查访建文帝的用意。一个事实是,明成祖曾对天下寺院颁布《僧道度牒录》,将所有僧人重新造册登记,对僧人进行一个总调查。从永乐五年(1407)起,还派人以寻访仙人张邋遢为名四处出巡,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前后二十余年。
3.有现代学者考证,当年建文帝出逃后,曾藏于江苏吴县鼋山普济寺内,后隐匿于穹窿山皇驾庵,于永乐二十一年(1423)病死于此,葬庵后小山坡。
至此,建文帝的下落一直成为历史之谜。野史与民间传说倾向于建文帝出逃说,反映了百姓对建文帝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