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利率对经济的危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03:35:25

  负利率对经济的危害如下:

  1. 存款缩水。负利率最为直观的影响就是居民放在银行里的存款会越存越缩水。居民储蓄存款29万亿元,利率低于中性水平至少3个百分点,相当于居民每年收入少增约9000亿元。既然把钱放在银行里并不保险,钱还会白白地蒸发掉,那么把钱拿出来就是最好的办法。然而,有相当部分银行存款是取不出来的,那就是中低收入者的"强制性储蓄",它们不能也不敢消费,更不能、也不敢转化为投资,当然,他们的那点钱也根本不够去投资。尤其是广大农民,因为这些钱是为养老、保命所攒,或是随时应急所需,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负利率作为一种财富再分配工具,它会进一步掠夺社会弱势群体原本可怜的一点财富。

  2. 物价推高,有钱人们当然不会就看着自己的钱放在银行当中一点点蒸发,所以他们一定会努力寻求投资。而中国的投资渠道实际上比较单一,富人们大多将目光投向股市、楼市还有期货市场。这也是有调查数据佐证的,根据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尹中立的观察,当2007年出现物价快速上涨、负利率变得较为严重后,中国房地产市场恰好迎来价格猛涨时期。"2007年的CPI从7月份超过5%的关键点,在8月份达到6.5%,与之相对,中国股市在这两个月间分别大涨17%和16.7%,房价也出现飙升。"尹中立说。所以一般都认为,负利率是高房价的幕后真凶。

  3. 资产泡沫。在负利率时代,普通百姓的钱都在银行蒸发、缩水,而另一方面,能够从银行得到大量贷款的其实是地方政府、国有企业,所以这样的大项目,空项目屡见不鲜。根据央行在6月份公布的《2009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09年贷款主要投向基础设施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制造业,积极支持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

如果在过去一年,你既没有买房又没有炒股,连基金也没有买一份,而只把钱存在了银行里,你会发现自己的财富不但没有增加,反而随着物价的上涨缩水了。这也就是所谓的存款实际收益为“负”的负利率的现象。
存在银行的钱所得的利息赶不上钱贬值的速度。
例如一个1000块钱的东西一年后值1065块钱,但是1000块存在银行一年后才1038块,还没有它升值快,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