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执行力?在现实工作岗位上怎么样加强执行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7:36:27

“执行力”的提法本身没有问题,但这是一个概括性很强的概念,概括性强的概念往往模糊了很多本来具体的东西,如果我们反向理解的话“执行力”还是只看到了结果没有找到原因,由管理理论专家提出来尤可,但如果由管理人实践人员说出来只能说明他还没有深入地了解从目标到结果之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怎可一句“执行力不强”就搪塞过去!

那么到底“执行力”是什么呢?其实“执行”就是“做”,要做的事复杂程度不同需要的做事能力也不同而已。我们可以从两个不同层次去理解“执行力”,一是个人执行力,另一个就是企业执行力。

个人执行力整体上表现为“执行并完成任务”的能力,对于企业中不同的人要完成不同的任务需要不同的具体能力,我认为个人执行力严格说来它包含了战略分解力、时间规划力、标准设定力、岗位行动力、过程控制力与结果评估力,是一种合成力,这六种“力”实际上是六种职业执行(做事)技能,对于企业中不同位置的个体所需要的技能需求并不完全一致。越是高层所需要的技能越全面,因此企业高层的执行技能比一般中层的执行技能和普通员工的执行技能更重要,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企业执行力不强是下属没有按照上级的意志去落实其实是一种误区。直接把任务简单地抛给员工,当然不会得到有效地执行,如果管理人员把某个任务的完成标准、时间都明确了,在下属执行的过程中进行检查和协助,而下属还是完不成任务的话,只能说把任务没有交代给真正有能力去完成这件事的人或者说他应该找更合适的人来做了,所以执行的效果关键还是看我们的管理人员是不是有计划(时间规划、完成标准)、有组织(找合适的人干活)、有领导(协助、激励)还有控制。

企业执行力整体上也是体现在企业执行并实现企业既定战略目标的能力。 企业行为是组织行为,要形成企业执行力必须理解组织行为的一些特点,组织的成员具备很强的执行力并不意味着整个组织具备强有力的执行力,也就是说企业执行力不等于企业成员个人执行力的累加,它可以小于或远远大于个人执行力的累加,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组织行为还包含了其他诸如信息传递、协调分工等特征。企业执行力主要由三个方面因素合成:流程、技能、意愿,流程是指企业运作流程,包括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技能主要是企业成员的职业执行技能,就是上面提到的个人执行力的构成技能,意愿是指企业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热情。怎么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