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分晋后,为什么要求周王赐封他们为诸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6:16:30
3家分晋后,为什么要求周王赐封他们为诸侯?
他们不能直接自己封王吗?
诸侯在历史上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1 三家分晋之后,韩赵魏实际是已是诸侯,这时还未得到周王室册封,也就是在国际上,大家都不承认他们是诸侯.所示他们要求周王册封他们.

2 诸侯不能自己封自己,诸侯的爵位是由周王室册封的,在周王室力量衰弱之后,周王不能控制诸侯,诸侯随便封自己为王,当年的楚王凭借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自封为王,周王借助齐桓公去讨伐楚国,楚军严阵以待,最后双方互相妥协,达成如下协议:1 楚王向周王道谦,周王原谅楚王. 2 楚王补办个申请封王的报告,周王签字同意. 3 楚王每年带点土特产--滤酒的一种树叶去看望周王. 从这以后诸侯封王,周王不能禁止.

3 诸侯是天子封的,他的领地是一个特别行政区,诸侯是这个特别行政区的独裁者,对于领地,他拥有高度的自治权,但在原则上属于天子领导,每年应向天子纳贡

周王当时是个牌子,谁要是得罪了,其他诸侯国会攻之,使其丧城失地。这样做不是为了维护周王,而是出于自身利益。
就像后世的王朝周边的小国一样,新王登基后,要向中原王朝上表册封,取的名以上的地位,实际上他们已经是真正的统治者了。
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朝鲜,日本,越南,还有周边民族政权,大多是这样,历代如此
相当于现在的承认其独立了

周天子是政治上的傀儡,虽然他已经没什么实际的权力了,但却是政治上最大的权威,由他赐予封号就是对于身份的认同
因此,在古代社会这就显得很重要
要名正言顺

直接自己封王是不可能的,毕竟当时周王还是名义上的国家领导者,虽然和摆设差不多,但谁也不敢自己来起这个头,就跟三国的差不多,谁会跟袁术一样那么白痴呢?
以前最讲究的就是名正言顺,这几个字最重要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打发使者上洛邑去见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封为诸侯。周威烈王想,不承认也没有用,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就把三家正式封为诸侯。

虽然当时诸侯都已经实质成为一方霸主,但名义上还是要听周王的,必须有周天子来赐封,如果自立,就会引起他国的讨伐吞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