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中的“碧”是什么意思?依据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1:13:42

碧血

《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多用碧血指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丹心。

这里的碧指青绿色的玉石。

苌弘化碧 ( cháng hóng huà bì )

解 释 苌弘:周敬王的大夫,后蒙冤为人所杀,传说血化为碧玉。

出 处 《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碧血指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
出自《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绿

http://baike.baidu.com/view/316385.html

出自:
“血化为碧”典故
《庄子·外物》中讲到“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解释:周敬王的夫人蒙冤为人所杀,血三年化为碧玉。
典故意思:忠诚但却不被信任。碧血的意思就代表了主人是一个忠诚坚贞的人。

词语的由来:
“碧血”和“丹心”常常连在一起,例如“甘洒碧血献丹心”,是对为国为民而死的称颂,“碧血”也就是为正义事业而流的鲜血了。
为什么称“碧血”而不叫其他什么血呢?原来有个出典:春秋时有个叫苌(chang)弘的人,在诸侯内乱中被放归蜀地,后被剖腹而死。当地人被他的正气所感动,用盒子藏起他的血,三年以后血化成碧玉,这才用“碧血”指称为正义而流的鲜血的。

用法:
后来人们常常用“碧血”来指忠贞坚强的人或烈士,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顾炎武《赠朱监纪四辅》:"愁看京口三军溃,痛说扬州七日围。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语出《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