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评职称必须要专业对口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4:52:36
我们学校没有我学的专业课可以代,我代了其他专业的课程,考的教师资格证也是其他专业的,请问这样影响以后评职称吗?

在我国,由于实践职称制度经历了一个漫长、复杂、曲折的过程,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缺乏切实可行的法规、条例,各行业、各专业之间缺乏统一标准因而导致同在“职称”这一概念之下,实行过专业技术职务制和“学衔”称号制,甚至在同一时期,有的专业实行职务制,有的专业实行“学衔”称号制。这样就使“职称”这个概念的内涵十分广泛,包括了职务、职位、学衔、资格等多种含义。直到1986年,我国统一实行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不再实行“职称”制。但由于人们习惯“职称”这个词,“职称”便沿袭下来,但其实质意义已发生变化,现在通常所讲的“职称”是指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

另附一篇关于职称的文章:
查了一下字典,字典上说职称是职务的名称。从这一解释上看,职称的本质是职务,职务的表达形式是职称。但我想这绝对不是现实职称的含义。现实中只要你是机关事业甚至企业单位的人员,大凡都有个职称,但有职称并不代表你有职务。也就是说无职务的人照样有职称的,那么字典的解释“职称是职务的名称”也就解释不通了。字典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编纂者也应该着手考虑怎么去解释了。

那么职称代表的是什么?大凡评过职称的人都知道,好像是职称代表的是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水平,这是现实中公认的解释。这也就更难使人信服。看看我们的周围,代表的是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水平吗?许多有职称的人专业技术不懂一点,有的无别的能耐,在单位上干着任何人都可以做的事情,甚至没有任何职称的农民都可以做;有的在做着与职称毫不相干的工作;更有甚者,初中点的文化知识,不知从哪里弄来的大专甚至大本文凭,堂而皇之的成了高级职称。从这一点上看职称似乎和专业知识的是否拥有没有多大的关系。

从职称的另一个形式来看,职称有高、中、初之分,那么是否就是说高职称的人比低职称的人技术资格水平高呢?看来也不是,看看我们的周围就知道,许多初级或中级职称的人都站在工作的第一线,几乎是每个单位的骨干,相反的是有些高职称的人在悠哉游哉,几乎无事可做。同一专业的,低职称的人在潜心的研究埋头的苦干,专业技术水平似乎一点也不必高职称的差。再深一步说,无技术职称的人是否就没有技术水平?如果说无技术职称没有技术水平,那么知识甚少的农民培育出农作物高产的品种,在工厂工作的青年完成了某项技术革新,他们没有职称,是否就说他们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