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就业的缺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7:33:52
我要参加辩论赛,我方观点是先择业后就业.
我想从盲目就业这一点入手.

盲目就业就是失业
  无论学校还是家长,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都全力鼓励大学生先就业再择业,认为先解决就业问题才能缓和大学生的情绪。却忽视了人尽其才。

  先就业再择业的观点原本没有错,让人才有所用,才能充分利用好现今的教育资源,但现实生活中,却常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比如就业后马上失业。事实上,大学毕业生人有所用,却未能人尽其才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我不认同毕业生先随便找个工作,然后再跳槽换个理想工作。那些在工作过程中过多表现出对工作的不满情绪,虽然人在岗位,却心不在焉,骑驴找马的员工基本上都在没能找到马时就已经失去了驴。事实上,作为一个企业的新职员,如果想达到择业的层面,绝对不是毕业后两三年内可以实现。而理解误差的最初表现便是在对第一份工作的选择上。

  一直以来,大学毕业生都认为第一份工作的主要用途在于积累工作经验,将其看作暂时缓解就业矛盾的被迫之举,甚至有很多毕业生打出了零薪水的招牌。毕业生完全忽视了第一份工作对个人职业发展方向的影响。

  我认为,大学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将决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方向。如果第一份工作勉强得来,而不是自己想做的行业,不仅在工作过程中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而且对工作的认可度也不高,无法对工作产生忠诚度。而在毕业生换第二份工作时,用人单位会特别看重毕业生在第一份工作中的经验,如果毕业生不能在第一份工作中积累适合自我发展的资历,即使遇到了心仪的工作,也没有把握机会的能力,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当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标识时,大学毕业生要想在困难中破茧而出,不仅需要有勇气还要有智慧。

  职业发展规划,一个在职场中被频繁提及的词语,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而这点却被很多大学毕业生和学校所忽视。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前,能结合自身特点确定将来的职业发展规划将有利于少走弯路,也可以减少被企业开掉的几率。业内人士指出: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容易忽视自己的专业和特长。实际上,要想让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更顺利,就不能丢弃四年时间学来的知识,更不能将个人的专长束之高阁。

  所以大学生切勿把工作经历当成了工作经验,误认为多进几家企业多做几份工作,再找工作时就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