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而不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8:09:27
四十而不惑的意思具体是什么?

楼上都胡说什么呢?四十不惑是孔子自诩的,你们认为有几个人能和孔子平起平坐?居然说什么普遍规律,真服了你们。
孔子说自己十五而志学,十五而立志于学(注意不是学习那个学的意思),三十而立(三十有所见而能立学,不是说三十就能自立),四十不惑(四十岁后能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故不惑),五十耳顺(五十岁能包容不同的道),六十知天命(六十岁知晓天道),七十随心所欲(这个不用我解释了吧)。
后人就把孔子说的这些话引申出来作为年龄的代名词,比如而立之年就是指三十岁,年届不惑就是快到四十岁了,而不是楼上这些回答里所说了什么对事物的认知啊,思想啊,连佛教都来了,孔子地下有知,看到这些回答也只有苦笑了。

“四十而不惑”说明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已经走过了人生的大部分。成功者有了自己的事业,家庭,以及正常的生活秩序。而不成功者,却终日碌碌无为,无所事事;终日为生活疲于奔命。成功者已形成了成熟,独立的思维及判断是非的能力。而不成功者却终日生活在疑惑和彷徨之中,始终看不透红尘,解脱不了现实社会的怪圈,甚至在愚弄中麻木不仁的死去都找不到生活的真谛。

当然现实生活中不排除不公平因素,不排除天时地利人和因素,不排除机遇与运气。

“四十而不惑”说明了人的功名利禄思想正逐步在主观思维的主导地位消逝或者说定位。

古人说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意思是说人在三十岁时志向才基本确立,四十岁时才开始走向成熟。如此而已

40不惑是一种普遍规律,人经过多年的磨练,世间种种的幻象到此段时,基本已经无法再迷惑到你了,世间的本质基本看清了。禅宗所谓风动、心动之说,此时基本是心不动了!当然,也有少数人迷途而不知醒。

说“四十而不惑”是因为一个人到四十已经过了大半辈子了,对于人间红尘的认识基本成熟了,这种年龄段的人懂世故不会轻易被迷惑.出自<<论语>>.古有"二十及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之说.

未必活的大能活明白,离40还远,不过迟早要到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