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与自然’的名人名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9 14:21:16

有的环境已经被破坏,但是我们还活着;
有的人还活着,但是环境早已被改变.

人要生存的必要条件是发展;
而发展却少不了环境破坏.
环境要可持续的必要条件是你,我,他的努力;
而努力却仅限说"说"说"说"?

何祚庥: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
杨斌:“无须敬畏大自然”是妄言
何祚庥: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

印度洋大型地震海啸给人类最大的教训,就是折射出我们在对人和自然的关系上,认识需要深化。
在这里,我要尖锐地提出一个理论问题:我们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奉行的应该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环境为本,以生态为本?这是个深刻的哲学问题。我认为,应该是以人为本。我绝不反对保护环境和保护生态,但需要弄清楚一个观念,保护环境和生态的目的是为了人。有些时候我们需要“破坏”一下环境、生态,改变一下环境和生态,但也是为了人。
这次海啸给人类另外一个启示是: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不能无所作为,还是要有所作为。
我要严厉批评一个口号,即所谓“人要敬畏大自然”——一种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无所作为的观点。我认为,该防御要防御,该制止就制止。我们要尽可能减少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但并不意味着要敬,要畏。特别这个观点是在当时“非典”盛行的时候提出的。人类对“非典”怎么敬,怎么畏?这个观点实际上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伦理化了。这个由某位副教授在中央大报上发表的文章中提出的口号,实际上是批评科学主义,认为人类不该利用科学来有所作为,反映到人和自然的关系,就是敬与畏,不要老想去改造自然。这就在实际上走向了“反科学”。(详细)

杨斌:“无须敬畏大自然”是妄言

从人类历史上看,每当遇到人类力不可拒的天灾,总会有人彷徨无措,有人疑惧人类自身的能力,有人对大自然产生敬畏的心理。其实,人类彷徨无措的实质,并不是因天灾本身,而是对天灾的成因及其运动机理的认知有限所致。所有的学者,特别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学者,无不在面对未知世界而不得其解时不可避免地彷徨无措。
人类现代科学的历史也不过区区400年,且在这400年的历史中,不断有新的假说、新的学科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