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河豚鱼为什么有毒?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6:52:47
野生河豚鱼为什么有毒?家养的河豚毒素为什么没野生的大???

家养的野生的性质都是同样的!
河豚鱼的有毒成分是河豚毒素,它是一种神经毒,人食入豚毒0.5mg-3mg就能致死。河豚的肝、脾、肾、卵巢、睾丸、眼球、皮肤及血液均有毒。以卵、卵巢和肝脏最毒,肾、血液、眼睛和皮肤次之。毒素耐热,100℃8小时都不被破坏,120℃1小时才能破坏,盐腌、日晒亦均不能破坏毒素。
每年春季是河豚鱼的产卵季节,这时鱼的毒性最强,所以,春天是河豚鱼中毒的高发季节。我国《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河豚鱼有剧毒,不得流入市场。捕获的有毒鱼类,如河豚鱼应拣出装箱,专门固定存放”,所以,河豚鱼还是不吃为好。仅有少数人是拼死吃河豚,但多数人是因不认识河豚鱼而不小心吃了引起中毒。

准确地说肉也是有毒的,只是毒性很小,几乎可以视为无毒,不过吃多了一样可以中毒

河豚的内脏、血液有剧毒,肉没毒。但是处理不好可能给肉染上毒

是肝脏有毒才对
肉没毒的

没错!
可是有些河豚的血也是有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