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的时代背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5:42:26

是曹植的"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吗?

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是: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曹丕弟。他“生于乱,长于军”,天资聪敏,颇受曹操宠爱,几乎被立为太子,但因其“任性而行,不自雕励”,终致失宠。曹丕即位后,他遭到严酷的迫害和打击,一再贬爵徙封,名为王侯,实同囚犯,很不得志。明帝曹睿即位后,仍无改变,他虽几次上书请求任用,都遭到拒绝,最后在孤独困顿、郁郁寡欢中死去,年仅四十一岁。
曹植是建安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现存诗九十多首,绝大部分为五言诗。以曹丕即位为界限,其前期诗歌主要是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向往建功立业,冶游一些反映战乱和同情人民疾苦的诗篇。后期作品更多的表现反抗迫害,渴望自由的思想和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曹植的诗歌在学习汉乐府民歌的基础上加以提高和创新,推动了五言诗的发展和繁荣。他的诗歌声调和谐,音节流畅,有很高的艺术性。钟嵘的〈诗品〉说他“骨气高奇,词采画茂”。
而这首七步诗就是在曹丕即位后,曹植想要用“本是同根生”来唤起兄弟之情,并表达兄长对他进行政治迫害的不满之作。
不知这样的回答你是否满意?!~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前两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燃”一“泣”写出“萁”“豆”的尖锐矛盾,及豆萁对豆子的残酷迫害。最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画龙点睛提示诗歌主题。“同根”一语双关,表面上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长起来的,实际上是说自己与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责问曹丕为什么要对同胞兄弟逼迫得这样急。

这首诗的比喻十分贴切,浅显生动。虽然诗歌本身是否真为曹植所作,还难以确定,但这首诗反映曹魏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倒是十分形象真切的,确实是一首好诗。
七步诗

曹 植

煮 豆 燃 豆 萁,

豆 在 釜 中 泣。

本 是 同 根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