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中克里姆林宫如何免遭轰炸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0:58:21
希特勒最想炸掉的啊

二战时苏军用伪装技术让克里姆林宫神秘失踪

在二战时期的苏德战场上,有一个希特勒天天做梦都想摧毁的地方——克里姆林宫。因为,它是俄罗斯民族的象征:是苏军最高统帅斯大林的司令部,也是苏联中央党政机关的所在地。1941年7月22日,德军派出127架挂满炸弹的德军飞机空袭莫斯科。而轰炸目标是克里姆林宫建筑群中的大克里姆林宫、列宁墓和斯大林的办公楼克里姆林宫1号大楼。

然而,在如此重要的空袭任务中,德军却好像只在莫斯科上空胡乱扔下了一些炸弹,便草草收兵。而克里姆林宫几乎毫发未损,安然无恙。据当年参与那次轰炸的纳粹飞行员后来回忆说,他们根本找不到要轰炸的目标,克里姆林宫完全失踪了。

克里姆林宫如何“人间蒸发”呢?不久前,俄罗斯国家档案馆保存了64年的一份文献揭开了这个历史之谜。原来,苏联军事决策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伪装方案使克里姆林宫庞大的建筑群在德军视线中消失了。

首先,要改变克里姆林宫醒目的颜色。因为从空中鸟瞰时,莫斯科市内建筑顶部呈现出的颜色主调是红色和褐栗色。而克里姆林宫正面建筑的亮黄色以及内部建筑顶部的绿色让它非常抢眼。于是,这些建筑被漆成了与莫斯科整体风格一致的红色调。围墙上的塔楼和教堂圆顶都被漆成黑色。同时,还用颜料和粉末消除了教堂金顶上的闪光。

但毕竟,克里姆林宫就是克里姆林宫。它独特的建筑风格和醒目的标志物并不是单靠颜色的改变就能掩人耳目的。于是,苏联人把克里姆林宫围墙内的大部分建筑伪装成各式剧院,塔伊尼茨花园的部分建筑被蒙上了布,宫殿塔楼上的红星和教堂上的十字架等明显的标志物也被蒙上了护套。

与此同时,在莫斯科另一个地方,一个假克里姆林宫一夜之间竣工完成了。假克里姆林宫的周围还仿制了红场和马涅日广场的部分轮廓,以混淆敌人视听。

然而,就在许多人为“真假克里姆林宫”叫绝的时候,又有人发现即便如此,还是给敌机留下了一个一目了然的空中导航物。那便是克里姆林宫内的道路和桥梁所呈现出的特殊建筑脉络。于是,改造道路桥梁,成为这项伪装计划中最后和最迫切的任务。

很快,克里姆林宫内从博罗维茨大门到救世主塔楼之间的通道被洒上了泥土和沙子,从空中看上去,就像是一条普通的公路。克里姆林宫靠近莫斯科河的拐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