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伦成功秘诀的理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22:02:17

http://www.baidu.com/s?wd=%CE%BA%C3%F7%C2%D7%B3%C9%B9%A6%C3%D8%BE%F7%B5%C4%C0%ED%BD%E2

“喜新厌旧”

  “喜新厌旧”是魏明伦创作的理念,无论剧本还是杂文,他善于用新手法创作。比如《潘金莲》便是他用杂文手法写的戏,而《巴山鬼话》则是他用戏剧手法写的杂文。用他自己的话说,“喜新厌旧,是创新不守旧”的意思。魏明伦的创作手法常变常新,哪一招都不会用太久,无论散文、杂文、剧作,不管什么题材、什么文体,他只要求“耍出一点真玩意儿”。他写出的戏之所以出彩,观众爱看,视角新颖是最亮的看点,观众的需求是他的创作方向。《潘金莲》就是他有感于戏剧界“颁奖台上济济一台,售票房外寥寥无几”的危机意识,把眼光转向观众的一种大换招。他以一部古典小说为蓝本,重新塑造女主人公的形象,大胆向中国传统文化挑战,一时间声名远扬。此剧被译成英文之后,同样受到外国朋友的关注与喜爱。

  “得寸进尺”

  “得寸进尺”是魏明伦不断进取,不故步自封的具体表现。他7岁学戏,9岁登场,台上扮演生、净、末、丑,台下自学诗、词、歌、赋,他不断制定新的目标,最终完成从“三尺戏子”到“一介书生”的跨越。正是他不满足现状的“贪婪”与执着,才使得他的艺术之路芝麻开花节节高:奋斗——梦想,实现——超越,一步一步走向新的高度。

  “见利忘义”

  “见利忘义”是魏明伦务实的表现。他所说的“义”是指僵化的教义及错误的理念。“利”是指有利于群众,适应时代发展的追求。他说:“我30年来一直都在折腾,不断地换招,不断地关注现实话题,这也是一种与时俱进,事实上,真正的作家不仅要与时俱进,还要超时而进,走在时代的后面是不行的。”这是种将群众的需要放在首位的创作态度,只要对社会有利,对群众有利,他便坚持去做并大胆尝试。用近乎“舍我其谁”的勇气,以实践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