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洛城闻笛中,为什么"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2 05:49:18

因为“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本诗的关键。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
  (1)洛城:洛阳(现在河南洛阳)。
  (2)玉笛:精美的笛。
  (3)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4)春风:另一版本作“东风”。
  (5)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古典有《折杨柳》、《落梅花》。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杜少陵《吹笛》:‘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皆言《折杨柳》曲也。”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6)故园:指故乡,家乡。
  译文
  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
  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

古人送别时都以折下的柳枝相送,这首诗看似写景更是抒情,作者要突出的重点是离情,所以折柳就是全诗的诗眼,一定要记住奥,所有描绘景色的都不止是写景,那是诗人内心感情的流露.

是一种意境吧.“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后人用折柳隐晦离愁之情,也有暗示思乡之情的.
在我国的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折柳”一词寓含“惜别”之意 。我国“折柳送行”的习俗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时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因“柳”与“留”谐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
“折柳赠别”蕴含着一种对友人“春常在”的美好祝愿,也喻意亲人离别家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
想起了送别,可不就是思乡了么?

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诗人听到这《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