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当前还必须强调无产阶级专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20:59:16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专政的实现形式应该是依法治国。过去用无产阶级专政解决的问题现在用依法治国来解决,肯定会更加严谨、更准确,也更加符合现代政治中的民主与法制精神。中国和越南的经验表明,把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制度作为社会主义运动的目的(用取代而不用推翻意味着不一定非要经过暴力革命),把改革开放(越南叫革新开放)作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手段更为适宜。改革或革新就是要不断革除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东西,革除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东西,实现社会主义运动形态的与时俱进。开放就是要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融入世界,与各国人民一起共同致力于和谐世界的建设,把全球建成世界各国人民共同享受和平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这样的社会主义运动才更具有吸引力,从而成为世界各族人民愿意为之奋斗的理想目标。

然后我们研究在社会制度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把未来的社会主义制度看作一个历史发展的阶段。他们对未来社会的制度设计虽然也发表过一些意见,比如恩格斯就在其《共产主义原理》一书中回答过“这种未来的社会制度应当是什么样的”等问题,但那些都毕竟太原则、太粗略了。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不久就去世了,也没有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形态做出更多的详细描述。前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结构是在斯大林领导时期建立起来的,所以人们也把这种社会主义制度叫做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其主要内容就是人们经常所说的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三要素。实践证明,这样一种制度设计既有其优势,如依靠国家的力量加速推行工业化,更有许多严重的缺陷。其中最突出的弊端是单一公有制不利于调动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积极性,没有效率,甚至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助长了配置社会资源上的主观随意性,窒息了经济发展的活力,造成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使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都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很难有说服力。按劳分配变成了在低收入水平上的绝对平均主义。经过长期的实践和艰苦的探索,中国和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对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结构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逐步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混合经济、市场经济、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四要素整合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新模式。这里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核心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与人民群众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