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春望的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23:32:56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①这首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当时安史叛军攻占长安,诗人被困城内。

②国:国都。国破:指长安被攻占。

③感时:感慨时事。花溅泪:看到花令人掉泪。

④恨别:为离别而伤感。诗人当时与家人分别。鸟惊心:飞鸟掠过也令人心惊。

⑤烽火:古代边塞发生战争时以烽火报警,这里指战争。

⑥家书:家信。抵:值。

⑦搔:用手指轻抓。

⑧浑欲:简直要。不胜:承受不住。簪:绾头发的簪子。古代男子留长发,也要用簪子。

[解说]在安史叛乱中,叛军攻陷了首都长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诗人在长安城内忧虑国家命运,惦念家人的下落,哪怕是春天的花香鸟语,也只能引起诗人的伤感悲哀。忧愁使诗人日见衰老,白发掉得更多了。

http://chenaihua.rsxx.sdedu.net/ReadNews.asp?NewsID=878

春望
唐五代•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简析】:这首诗是肃宗至德二年(757)三月困居长安时写的。此时诗人,正身陷安禄山叛军占领下的长安。国家残破,家人离散,眼前的春景更让人感触丛生。沉痛的感情通过“感时”“恨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又一层层深入地刻画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亲人的思念。此诗可谓字字珠玑。

【白话译文】
国家虽然已遭战火破坏了,但山河依然存在,城中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