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第二子是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9:31:15
长子承前乾,三子恪

太子李承乾(母长孙皇后,太宗皇子中最为彪悍聪颖者,因谋反被废)
二子:楚王李宽(母不详,早薨)
三子:吴王李恪(有文武才,母隋炀帝之女)
四子:魏王李泰(母长孙皇后,太宗皇子中最为博学者,最受宠爱者,因争皇位被贬,高宗年间备受尊崇)
……
九子:高宗李治(原为晋王,母长孙皇后,皇子中唯一被太宗亲自抚养长大者)

太子李承乾

太宗十四子:文德皇后生高宗大帝、恒山王承乾、濮王泰,杨妃生吴王恪、蜀王愔,阴妃生庶人佑,燕妃生越王贞、江王嚣,韦妃生纪王慎,杨妃生赵王福,杨氏生曹王明,王氏生蒋王恽,后宫生楚王宽、代王简。
恒山王承乾,太宗长子。生于承乾殿,因以名焉。性聪敏,太宗甚爱之。太宗居谅暗,庶政皆令听断,颇识大体。自此太宗每行幸,常令居守监国。及长,好声色,慢游无度。后谋反事泄,废承乾为庶人,徙黔州。十九年,承乾卒于徙所,太宗为之废朝,葬以国公之礼。
楚王宽,太宗第二子也。出继叔父楚哀王智云。早薨。贞观初追封,无后,国除。
吴王恪,太宗第三子。恪又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类己。既名望素高,甚为物情所向。长孙无忌既辅立高宗,深所忌嫉。永徽中,会房遗爱谋反,遂因事诛恪,以绝众望,海内冤之。
濮王泰,字惠褒,太宗第四子也。少善属文。时皇太子承乾有足疾,泰潜有夺嫡之意。永徽三年,薨于郧乡,年三十有五。赠太尉、雍州牧,谥曰恭。文集二十卷。
庶人佑,太宗第五子也。溺情群小,尤好弋猎。因谋反,赐死于内省,贬为庶人。国除。寻 以国公礼葬之。
蜀王愔,太宗第六子也。坐与恪谋逆,黜为庶人,徙居巴州。寻改为涪陵王。乾封二年薨。
蒋王恽,太宗第七子也。上元年,有人诣阙诬告恽谋反,惶惧自杀,赠司空、荆州大都督,陪葬昭陵。
越王贞,太宗第八子也。少善骑射,颇涉文史,兼有吏干。则天临朝,密有匡复之志,率兵十万讨之,兵败贞乃饮药而死。
高宗治,太宗第九子也。
纪王慎,太宗第十子也。慎少好学,长于文史,皇族中与越王贞齐名,时人号为纪、越。初,贞将起事,慎不肯同谋;及贞败,慎亦下狱。临刑放免,改姓虺氏,仍载以槛车,配流岭表,道至蒲州而卒。
江王嚣,太宗第十一子也。贞观五年受封,六年薨,谥曰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