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悲愤诗》中,什么地方写得最感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艺术感染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4 18:48:10

名琰字文姬,蔡邕之女,少读诗书,文辞惧佳。只是生活的时代战乱纷飞,致使其颠沛流离,居于胡虏。《胡笳十八拍》便是她在匈奴居住时所作,其文深得蔡邕遗风,在当时,流传甚广。

相比较而言,她的《悲愤诗》并没有如《胡笳十八拍》那样流传广远。但也是一篇极能表现蔡文姬文采和风格的佳作。

汉诗不像近体诗那样讲究文辞韵脚,更多的是体现事情的本质。没有奇特的夸张,也没有华丽的辞藻。有的只是平淡朴实的语言,有的只是那超现实的协作手法。

“人生几何时,怀复终岁年”的感叹中的深刻哲理,比之“白发三千丈”与“落花时节又缝君”,虽无前者夸张但是表义相同,虽与后者同为写实,却浅显易懂。再读“登高远眺望”,此一句便又让我想起“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名句。还有那些对胡疆边塞的描述,比之后世的边塞诗歌却又大有不同。雪花并没有大如席,风也不能把吹绿杨柳,但平实朴素的措辞,也同样表达出了边塞的另一翻景象。

古典诗歌中,往往都是写实居多,托物言志的手法也都是在平实中表现,暂且不讨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是否夸张,也不说《燕歌行》(曹丕)的写法所开创的纪元。只说“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所体现的强烈情感,有前文对景物的描写,配上此句,只一个“茕茕”一个“孤”就足够体现清冷;而一句“怛咤糜肝肺”便把所有的情感喷发。

而在描写别离送归时,又是一句很简单的“马为立踟躇,车为不转辙”,也同样很精彩的体现了归来之前母子相别的哀怨,同样催人断肠,感人肺腑。

“悠悠一千里,何时复交会”的词句,更是极为精彩的体现了情。这不是简单的爱情亲情,而是发自内心的表达,使人读了泪眼弥漫的告白。血浓于水,是凄凄惨淡,更是恒古经典。

《悲愤诗》名为“悲愤”实为伤感自己。于国之情,于己之情,共同交错。悲世态之凄凉,愤乱臣之无道;悲自己命运多舛,愤自己生活之颠沛。蔡琰是可泣的,因为她的才华,也因为她的生活;但是她同时也是可歌的,因为她的才华,也因为他的生活。

当不幸一次又一次的袭来,忧伤并不能占据她的全部。同样的,人比黄花瘦;同样的,凄凄惨惨戚戚;甚至同样的文才同样的生世。可以说,她与李清照一样,《悲愤诗》与《声声慢》一样。一样的经典,一样的感人,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