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上的农药在水煮后毒性挥发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6:00:48
在水煮的情况下毒性不变只是溶解在水中和蒸汽中
还是毒性减少受破坏

“蔬菜上的农药在水煮后毒性挥发”,这句话不准确。
  1、蔬菜吃前,可在水中加少许碱,经多次泡洗一段时间。此时,残留农药成分已大部分被析出,分解,经冲洗除掉了,仅剩下极少份量,已不足以对人体构成损害;
  2、水煮、烹炒的加热过程中,那残留的极少农药分子结构,因不怕热,也不易被分解破坏的。即,不是“毒性挥发”了;
  3、农药主要成份为“有机磷”,对人体有毒害作用。其化学性质稍有挥发性,遇碱迅速被水解破坏,即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失效。农药属短期有效性化工产品,喷洒农作物后,在空气中,通常几天时间就会被分解、挥发、失效。它对热并不敏感,故不是在水煮时才“毒性挥发”的。

准确地讲不是毒性挥发,有部分有毒物质是可以在高温下分解的,所以水煮后可以减少毒性。还有的农药是溶于水的,焯水或者浸泡后可以减少菜表面的农药。

农药中的有效成分是农药发挥毒性的主要部分,而有效成分即原药部分一般都是高毒物质,有的原药在高温下会分解,在加工成为农药后大大的降低了其毒性而变成低毒,虽然是低毒,但是对人体健康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在水煮后,它的有效成分即原药就会分解,而很少的原药又溶于热水中,最后就大大的降低了蔬菜表面的农药,并不是你说的挥发了

毒性会比没煮少
农药一般都是易挥发的
加热当然会有部分蒸发
不过农药的毒性很强
一点点便可毒倒一个人
水煮分解的可能性较少

农药在高温下起毒杀作用的有效成分会分解,毒性大大降低。但煮的同时也会使蔬菜本身的营养流失。
有人做过试验,认为在相同时间内用热水浸泡、洗涤灵浸泡和清水浸泡蔬菜会使农药残留降低的程度,前2者均超过90%,但后者只能达到30%左右。因为农药的活性成分在高温易被分解,且容易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洗涤灵多为表面活性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