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冲突与融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22:52:52

我是基督徒,但对佛教很尊重,我认为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
在《金刚经》中,释加牟尼佛洗完脚,做在那里为弟子讲道,并且通过弟子须菩提的提问,展开线索,开始讲课,并且由阿难记下!!!
在《无量寿经》中,释加牟尼佛也是坐在那里讲道,讲述关于人生观的道路!!!
在《观无量寿经》中,释加牟尼佛已经年老,但坚持弘法,在王舍城附近讲法,叫阿难记下他的教诲!!!

综观全程,释加牟尼佛就是一位朴实的老师,在传讲着他关于人生的感悟,并且吩咐记忆力最好的阿难记下他的言论,以便流传后世,整个一生,透露着感人、求索、孜孜不倦的精神,后来佛陀的教导就是八个大字:慈悲为怀 众生平等!!!

这个过程和我们的圣人——孔子,和孔子的一生有多么的相象啊!!!佛陀和孔子都是好老师。

以上是我的总结,下面开始论述佛教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佛教刚刚传到中国的时候,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佛经的翻译,是充满了儒家和道家的口气,虽然如此,但是佛家的“慈悲为怀 众生平等”的思想从未改变,也有和儒家、道家想结合,成为古代中国的灿烂文明之一。

但是也有过悲剧般的经历,就是被封建帝王所利用,所以佛像充满了不该有的威严、变得体形丰满,且高高在上,几乎就是皇帝自己的雕像!还不止呢,这种现象随着时间的推进,越演越烈,后来居然用黄金打造,于是,拜佛(拜老师)变成了下跪磕头(拜偶像),佛教的“慈悲为怀 众生平等”变得荡然无存!!!就这样,佛经中的那位平易近人的老师(尊称为世尊),变成了神仙,变成了腾云驾雾的魔术师、高高在上的皇帝,当然啦,神仙的成分多些!!!

上面的那个段落是很多人对佛陀的错误认识,直接违反了佛陀的宗旨!!!

记得我有次到庙里,那位老大妈,因为在家憋不住吃肉,就合掌在地藏菩像前乞求原谅,哎呀!!! 众生平等的定义是要让人能够静下心来和释加牟尼佛一样进行感悟人生的修行呀,怎么这么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