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什么要舌战群儒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21:30:56
首先各位不要说历史上没有这回事,这是迂腐的表现.我们要社会学家的角度去研究演义里的事情!
诸葛亮舌战群儒中,虽然诸葛亮口才好,但他是要去求孙权帮他们的,为什么一去就把孙权的手下全部驳倒?就算这些谋士被诸葛亮讲得无话可话,但心中一定不服,更会劝孙权不要帮刘备.诸葛亮此法似乎不合逻辑,究竟他是怎么想的?请各位帮忙分析!

就算这些谋士不服,有鲁肃在,谁也不敢瞎说,如果不把孙权的手下全部驳倒,那他们就猖狂了,鲁肃也帮不上忙.

不这样的话要联吴抗曹就很困难了,孙权周围的谋士基本上都同意降曹,只有少数例外,因此,诸葛亮舌战群儒实际上是为自己联吴抗曹扫平障碍。

东汉末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较有实力的军阀大都被他消灭了,惟独刘备和孙权还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于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东吴,想和孙权联手消灭刘备。
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的文臣,特意请诸葛亮来当说客。
鲁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这些人并非泛泛之辈,个个都是有学问的人。东吴第一大谋士张昭首先发难,说:听说刘备到你家里三趟,才把你请出山,以为有了你就如同鱼得了水,想夺取荆襄九郡做根据地。但荆襄已被曹操得到,你还有什么主意呢?
诸葛亮心里想,如果不先难倒张昭,就没办法说服孙权联刘抗曹了。诸葛亮说:刘备取荆襄这块地盘,易如反掌,只是不忍心夺取同宗的基业,才被曹操捡了便宜。现在屯兵江夏,另有宏图大计,等闲之辈哪懂得这个。国家大事,社稷安危,都要有真才实学的人拿出好主意。而口舌之徒,坐而论道,碰上事儿,却拿不出一个办法来,只能为天下人耻笑。一番话,说得张昭哑口无言。
之后,一个谋士问:曹操屯兵百万,将列千员,你说不怕,吹牛吧你。诸葛亮答:刘备退守夏口,是等待时机,而东吴兵精粮足,还有长江天险可守,却都劝孙权降曹,丢人吧你。
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

决定权在孙权手里,而且孙权也是主战派,差的就是别人放把火推波助澜一下,别人都是劝孙权的,正好,诸葛亮就是这个放火的人~

现在的问题不是帮不帮刘备,而是帮不帮自己,曹操已经打到家门口了,灭了刘备就回灭孙权~83万大军啊,光灭刘备有个零头就够了~

曹领号称八十万大军灭刘,实际我觉得曹是想灭刘侵孙.当时的刘备从荆州逃到夏口,刘备深知自己无力抗草,按照诸葛隆中对中的话:江东立孙三代经营,不可敌而可为援也,派遣诸葛亮说动孙权联盟,曹操协天子以令诸侯,气势相当,诸葛亮知道要想说动孙权并不是容易的事,在鲁肃的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