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是不是营养素?怎样理解“吃核酸壁补基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21:14:42

核酸是携带遗传信息的遗传物质,它对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性,主要是通过它所携带的遗传信息而体现出来的。每个人的遗传信息都是独特的,必须被忠实地复制、表达。如果让外来的核酸参与进去,人体的遗传信息就会混乱,人就会生病乃至死亡。病毒就是将外源核酸注入了人体细胞中,而危害人体健康的。试想,如果我们吃到肚子里的核酸能被直接吸收到体内,而且参与体内的生理活动,那么我们体内岂不是有猪基因、大米基因等等外来基因在发号施令?我们还能算是人吗?因此,作为一种自我保护措施,我们体内细胞的细胞膜在正常状态下不能吸收像核酸这样的生物大分子。

那么我们通过食物吃到肚子里的那些核酸跑哪里去了呢?它们在消化道里被逐步消化掉了。食物被我们吃下去后先是到了胃,那里有大量的胃酸分泌出来,在酸性的条件下,核酸很容易自发地发生水解,断裂成比较短的片段。这样,外来核酸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就被破坏掉了。不过,光靠核酸自发的水解并不保险,还必须用酶对它们做进一步的处理。酶是什么东西呢?它是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有许多化学反应,如果自发地进行的话,速度极慢,慢到相当于无法进行下去,但是如果有了针对这种化学反应的酶,就能够大大地加快反应速度。不同的酶会催化不同的化学反应。

核酸离开胃进入肠道后,碰上了各种各样的酶。在肠道中有一种核酸酶,它能把核酸切割成很小很小的片段。核酸本来是由成千上万个核苷酸链接而成的,在核酸酶的作用下,这些链接被打得粉碎,只剩下一些由几个核苷酸组成的小碎片,叫作寡核苷酸。肠道中还有一种酶叫做磷酸二酯酶,它进一步切割寡核苷酸,把它们变成了一个个单个的核苷酸。不过事情还没有完。肠道中还有一种核苷酸酶,顾名思义,它是专门用来对付核苷酸的,把它进一步水解成了更小的分子,叫作核苷。核苷被吸收进了细胞中后,还得再经过一番折磨,在磷酸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了碱基和磷酸核糖。经过如此这般的折腾,核酸被切割得可谓体无完肤了,才算罢休,最后得到了两种非常小的分子,干什么用呢?磷酸核糖是一种糖,能够参与糖的代谢,也能够被用于合成新的核苷酸。碱基包括嘌呤和嘧啶两类,也能被用于合成核苷酸,或者进一步降解而排出体外。

我们吃下去的核酸都被分解掉了,那么我们细胞中构成基因的核酸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它们全都是利用细胞中已有的小分子一步一步自我合成的。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