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被称为“宗”与“祖”的差别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2:17:50
为什么乾隆这么应明的君主不是“祖”呢?而雍正远没有乾隆治国优秀,他却被人们称为清世祖呢?

这叫皇帝的庙号。还有雍正的庙号是清世宗,清世祖是顺治皇帝。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庙号起源于商朝,周朝确立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为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庙号制度被废止。秦朝连谥号制度也废止了。汉朝以后承袭了庙号这一制度。汉朝对於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之泛漤,始於曹魏。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号,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另外,哲宗、兴宗等都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业不足,德宗、宁宗过於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文宗、武宗名褒实贬,穆宗、敬宗功过相当,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国。

祖有功而宗有德
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号。

"祖"一般都是开国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