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兄有恶行,子弟学之则无不肖”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21:25:32
这句话是《围炉夜话》里的,感觉意思反了。父兄有恶行,子弟学习模仿就没有不肖的了?

父兄有善行,子弟学之或无不肖

父兄有恶行,子弟学之则无不肖

可知父兄教子弟,必证其身以率之,无庸徒事言词也

“不肖”的其中一个意思是说“子不似父”,无不肖那意思就是没有不相似的。“父兄有恶行,子弟学之则无不肖”是说父兄做了什么坏事,子弟都会有样学样,没有不相似的。

自己的理解 不知正不正确啦

没有那么复杂:
父兄有恶行,子弟学之则无不肖
应该这么理解:父亲和兄弟有不良的嗜好和行为,他们的儿子或兄弟学习起来就不可能不相似的。

肖:相似,相仿。

父亲或兄弟有不良的习惯和行为,那他们的儿子或兄弟受他们影响,学习起来就没有不相像的。有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意思,强调坏的行为对亲人和下一代的影响,环境因素很重要。
肖:相像的意思。

父兄有善行,子弟学之或不肖;
父兄有恶行,子弟学之则无不肖;
可知父兄教子弟,必正其身以率之,无庸徒事言词也。

君子有过行,小人嫉之不能容;
君子无过行,小人嫉之亦不能容;
可知君子处小人,必平其气以待之,不可稍形激切也。

? 父兄有善行,子弟不容易学,恶行却是学得很像。这是因为人的本性就象水流一样,下

流容易上流难。修德好比爬山,父兄登在高处,子弟不一定爬得上;父兄若在坑谷,子弟一

滚就下。因此,教子弟最重要的是自己先端正身心,以身作则,起到好的表率作用,这样才

能使子弟心悦诚服。正其所谓“身教重于言教”。

?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即是说,只有先“正己”,才

能够“正人”。荀子则明确提出,作为教师,就必须“身为正仪”,起到典范的作用。韩愈

则阐明了“以一身立教,而为师于百千万年”的道理,强调了进行身教的重大作用。

? 今天,作为长辈、领导干部,如果夸夸其谈,满嘴仁义道德,实际行为却男盗女娼,违

法乱纪;台上一套,台下又一套,晚辈、属下怎么可能不受其影响而为非作歹呢?“身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