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午门为什么又叫五凤楼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7:34:07
故宫午门为什么又叫五凤楼?有什么典故么?

故宫正门——午门

我们游览故宫,一般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走过石板御道,眼前就是用青砖铺垫的故宫正门——午门。仔细观察,午门面积呈现凸字形,中有重楼。正面有三个洞。两侧有左右掖门。按皇宫里的规定。中门专供皇帝出入。到了清代,新科状元、榜眼、探花,发榜这天可以从中门进出一次,此外,皇帝结婚时,皇后可乘轿子中门进宫。其他文武进士按会考的名次,单数走左掖门,真是等级森严,不得违背。午门的整体造型宛若展翅飞的凤鸟,所以又称“五凤楼”。

据记载:明代午门前是皇帝“延杖”朝臣之地。每年正月十五日,午门悬灯结彩,皇帝赐宴百官,并亲临观灯,与文武大臣一起赋诗,称为灯车。清代,午门是皇帝每年冬至颁发翌年历书之地:战争胜利在这里举行“班师”、“献俘”仪式。从午门到端门两则的庑房原有朝房。东庑房设有吏、户、礼等公署;西庑房设有兵、刑、工等公署。

进入午门,我们见到的是外朝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文华、英武两殿为两翼。文华殿后便是放《四库全书》的文渊阁。黄色的琉璃瓦,在夕阳的余辉照射下,闪闪发光,犹于一道金色长城。从大殿的门牌上得知,三大殿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各为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当年四月毁于雷火,正统六年(1441年)重修,1562年改名全极、中极、建极殿。1645年起改为现名。
先说说太和殿,导游跟我们说,太和殿面积1800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大门。未等导游介绍,我们一眼就可看到大门两侧一对铜狮子。东面是雄狮,它的前足踩一绣球,即象征权力,又象征统一宇宙;西边是雌狮,左前胸抚弄一小乳狮,象征子嗣昌盛。据史书记载:狮子并不是生活在中国的物种,它是随着佛教的传入,最初作为一种护法的神兽出现在佛教艺术中,不久这种动物的造型便出现在帝王的宫室和陵墓当中,开始成为守护中国封建帝王的动物。在紫禁城中只有帝王居住、使用的宫室的门前才设置狮子,显示那种王者之气。太和殿的门前广场,面积3.6万平方米,广场东西两侧有房间32间。内有一条形似玉带的金水河,长200多米,上跨白玉石桥五座。桥的造型美观。同雄伟壮观的午门城楼,金碧辉煌的太和殿相映衬,引人瞩目。院内还有防火防水铁缸,有人统计过,在故宫内共308口,其中铜缸231口,铜缸中有18口是镏金的。明代时,太和门是皇帝御门听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