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3:35:04
辨析题 要具体的答案 考试时用的那种

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2)对认识的本质的规定的理解: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认识既不是“生而知之”、主观自生,也不是直接来源于客体,而是通过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
其次,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或摹写,即认识是以客体为原型的,认识一定含有反映或摹写客体的内容。
第三,认识对客体的反映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包括一定的选择性、重构性,而不是简单的、直接的摹写。

(1)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性。人们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正确认识,一般说来仅仅经过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一次循环,是不能达到的,往往需要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原因在于人的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
其一,受到客观事物发展程度的限制。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并处在运动变化之中,它的本质和特性的充分暴露有一个过程,因而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就有一个过程。
其二,受到生产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例如,在显微镜发明之前,人们不可能观察到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在射电望远镜发明之前,天文观察不可能突破可见光的界限;在宇航事业开创之前,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向着地球的一面,不可能看到月球背面的情况。
其三,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性格特征等主体因素,也影响和限制着人们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特别是在阶级社会中,每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阶级立场和观点的局限性,对人们的认识有重大的影响。
(2)认识过程的无限性。人们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符合,认识运动就基本完成了。然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言,人的认识又没有完成。客观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在空间上,客观世界存在的事物是无限多样的,层次和联系是没有穷尽的;在时间上,事物发展的这一过程向另一过程的推移转变也是无限的,旧过程结束了,又开始新过程,新事物层出不穷。因此,人们需要不断地扩展和深化认识。人类认识运动是永无止境的。

1 认识的来源:实践.

运用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原理,说明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发展的过程 用认识反复性原理,说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世界是无限的,那么人的认识是无限的么?(哲学问题) 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还是无限 有人说,“非典”的流行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良机,你对此有何认识? 试述认识的反复性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有一道歌反复不断的唱"南无观世音菩萨",请问这是什么歌? 人类对空间的认识是怎样发展的? 我二个月前认识了一个女孩子我们的发展很快现在她已经是我的女朋友了 我认为宇宙大爆炸理论是错误的。宇宙是这样的物质:不断膨胀后又不断收缩的过程反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