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宪法是根本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4:21:56

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我国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在内容上,我国宪法规定最根本的 最主要的问题.诸如 国体 政体 国家的基本国策,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最重要的问题。
二、是在法律效力上,我国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因此,宪法不仅是指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而且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三、是在指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要求更加严格。我国宪法的指定和修改都要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等修宪机构。我国宪法的修改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全国人大代表五分之一以上提议,并由全体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才行。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也常被称为“最高法律”、“国家法”。因为:①宪法的内容都是国家的重大问题,如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基本国策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②宪法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
③宪法不仅是其他一般法律的立法基础,是“母法”,其他法律不得与它相抵触,而且它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它的制定和修改比一般法律更为复杂

一切法律都是宪法的具体化,也就是说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来制定的,宪法是法律的法律,而且宪法也是一个国家尊严的象征.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和核心。我国现行宪法序言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序言上述规定突出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A、我国的宪法是法律的一种形式,宪法不是政治纲领,它是由宪法规范、宪法原则以及一些非规范性的对社会制度基本事实的法律规定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的法律体系。作为法律的一种形式,宪法也具有其他法律形式的一般法律技术特征,当宪法中的条文规定的含义不清或者界限模糊时,也需要通过采取法律解释的手段来使宪法的规定含义明确,因此,宪法解释是我国法律解释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而不是可以对其随意加以解释的政治纲领。B、宪法是根本法,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