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语文题—阅读理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1:20:26
一.解释诗意:
琴诗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明?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二.苏轼在这首诗中所考虑的问题是什么?你可以用自己的科学知识给他一个回答吗?

从字面上看是说,如果说琴可以自己发声,那么为什么把它放在盒子里就没了乐声?如果说声音是由手指头发出的,那么为什么不能凑过耳朵直接听到乐声呢?
问题是 美妙的乐曲,来自哪里?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苏轼在这首诗中所思考的问题是__悠扬的琴声来自于琴本身,那琴放在琴盒子里,为什么发不出声音,你可以用自己的科学知识给他一个答案吗?__琴、手指是弹奏出动听音乐的客、主观条件,两者相互依存,对立统一。世上万事万物,无不靠对立统一而成名成就:有千里马而不遇伯乐,千里马难以脱颖而出,有贤才而无圣主,贤才同样要夭折_____________________

言之有理`````

1111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