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痰咽到肚子里会不会有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9:34:43
痰到底是什么成份?人为什么会有痰?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会有痰?为了讲公德不随地吐痰,就必须把痰咽下去,这样会不会对身体有害?感冒或嗓子发炎的情况下产生的痰总咽下去不会有事吧?
我个人觉得有痰就应该咳出来,但是为什么大家都叫嚷不能随地吐痰,不会真的都随时随地都带着卫生用品吧,就是带了找不到垃圾桶还不是一样,所以如果要在公德和个人健康中做出选择,各位你们会怎么办?回答我的问题的同时最好也谈谈自己是怎么做的。

呼吸道的黏膜有黏液腺和纤毛。黏液腺分泌黏液(较有黏性)和浆液来湿润呼吸道的黏膜也黏住与空气一起进到呼吸道的小碎粒或细菌,黏膜上的纤毛会向上运动,这一种纤毛运动就把黏液和外来异物往上移送藉以清除呼吸道,由此,生理上,痰是由黏液腺分泌出来的黏液及浆液和异物的混合物。健康的人每天产生约 100 cc 的黏液,这些黏液藉纤毛运动被上送到呼吸道的上端后不知不觉被吞咽下去,所以健康的人不会感觉有痰出来。但当呼吸道有病时黏液的分泌增加因此刺激呼吸道产生咳嗽的动作而将痰咳出来。健康人的痰是清的,当有气管炎或支气管炎时痰的颜色就变成白色,而再加上细菌感染时则因细菌和脓的掺入而变黄色或绿色。如果掺入血液时就呈粉红色或血红色。
http://www.xiaoi.com/question/html/258719.html
如上所说,正常人的痰液是在不知不觉中咽下去的,但是当感觉有痰液时,则说明气管可能有病变,这种痰液当然还是不要咽下去为好,在不得以的情况下,咽下去也不会有大碍的。话说回来条件允许的话,还是吐出来好。

大家知道,气管、支气管的内壁都覆盖着一层粘膜,由纤毛柱状上皮和杯状细胞组成,在粘膜下层含较多的粘液腺和浆液腺,腺体导管开口于粘膜表面。

正常情况下,杯状细胞和腺体分泌少量粘液覆盖在粘膜层表面,对粘膜起保护作用,可保持气管粘膜的湿润,以便把吸入气管、支气管内的尘埃颗粒、细菌等粘附住,阻挡其进入肺组织深处,然后,再借助于纤毛柱状上皮的纤毛摆动,把它们排到气管上端的喉头部位,经口腔咯出,即为痰。

当气管、支气管和肺受到有害因素的刺激或致病菌感染而发生炎症时,呼吸道的粘膜充血、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血管扩张,渗出增加,粘膜层的杯状细胞和粘膜下层的腺体增生肥大,粘液分泌大量增多,有利于清除异物。粘液分泌过多,就加重了纤毛柱状上皮的负担,不利于粘液的排出,在细菌及其毒素的作用下,产生一些变性坏死组织细胞,潴留在支气管内,粘液和这些变性坏死的组织细胞就构成了痰。

所以,在治疗咳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