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2000年10月到2000年9月一共调整了几次银行利率?每一次调整是提高还是降低? 具体的利率是多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21:58:26
中国从2000年10月到2006年9月一共调整了几次银行贷款利率?每一次调整是提高还是降低? 具体的利率是多少?请帮忙!谢谢“hzymr”。很好,按照提供的网址,我已经找到了所需要的存贷款利率!非常感谢!

建国以来利率调整回顾建国以来利率调整回顾 发布时间:2000年10月11日 我国一年期定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以下均同,简称存款利率)自1949年8 月10日至1999年6月10 日,共有33次变动,其间有升有降。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即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为了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消除国民党统治时期所遗留的通 货膨胀危害,反对美帝国主义对朝鲜的武装干涉,恢复发展社会生产,保障和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国家设立了活期、定期 3个 月、6个月、1年整存整取及定期1年零存整取5个品种的储蓄存款,这种设置一直保持到1959年6月30日,并确定了 较高的储蓄存款利率。 1949年8月10日至1950年4月9日期间,国家百废待兴,储蓄存款利率曾高达 252%(一年期定期 存款利率,下同),而后,存款利率则开始逐渐下调。1950 年4月10日至1950年10月20日,利率有过三次调整 ,自152%调至86.4%,并再调到34.8%。1950年10月朝鲜战争爆发后,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国内生 产压力骤然增大。为了有效动员社会资金,1951年3月26日、7月21日,利率又回调至 45.6%、36%。这种调 整是将原来用于生活消费的一部分货币转化为用于生产和流通的资金,这对于保障国家生产和建设在非常时期有益。1951 年12月1日,缆氏碌鞯?1.2%,半年后,1952年5月21日,利率又调整至14.4%的相对低位,并在此后三 年多的时间里得以保持。这自然而然地为我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 纵观1949年8月10日至1955年9月30日这一时期,我们可以认识到,我国存款利率的设置依据了当 时的基本国情,既有效动员利用了当时社会闲散的货币资金,又充分妥当地考虑到了旧中国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并采取了 逐渐下调的方式,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自1955年10月1日起至1979年3月31日止,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生活中货币总量减少(形象地说为 18元8角8分),存款利率的变动成为政府行为,因而利率基本上对社会经济生活不再产生大的影响作用,表现为利率变动 少,利率水平相对低。 这期间利率共有5次变动,但总体维持在3.24-7.92%的水平之间。利率处在较高水平有两个阶段,( 1)1955年10月1日至1958年12月31日,利率为7.92%;(2)1959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