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太极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17:35:49

太极拳起源于中国,其动作刚柔相济,既可技击防身,又能增强体质、防治疾病的传统拳术。太极拳历史悠久,流派众多,传播广泛,深受人们的喜爱。

太极拳虽然在套路、推手架式、气动功力等方面各派有异,但都具有疏经活络、调和气血、营养腑脏、强筋壮骨的功效。 太极拳作为拳术之一,早期曾称为“长拳”、“绵拳”、“十三势”、“软手”。至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山西武术家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辞》,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的意思。

天地之间,世界之上,万物与机缘,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树木花草,山岳楼台,看似静止,无不在渐渐老化。俗语说,只有“变”是不变的。太极拳就是要把种种变化,在拳演练出来。动静开合,刚柔快慢,上下左右,顺逆缠绕,忽隐忽现,虚虚实实,绵绵不断,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显时气势充沛,隐时烟消云散,以意带力,到点融化于全身,做到劲断意不断,然后再轻轻启动,挥洒自如。一意一念,一举一动,随心所欲,都在自我控制之中,以达到养生、防身的效果,这就是太极拳。

太极运化者,求无极之气象,润阴阳之母体.静则太和,中正安舒,神气坦然,心如止水,万千映敛;动若惊鸿,发如弹弹,冷快绝伦,巧夺自然.运能空虚转化,劲随轨变,轻扶碧波,情读明月;击若江海之叠浪,又似睛空之旷渊,刚中寓柔,柔中寓刚,刚柔相济,似有似无,似无似有,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太极拳是自然物理运动学的体现,由易演化而得,将原始的搏击运动、农作运动与易学理论中阴阳五行之变化相互结合。融润一体,所以识太极拳须先认识易理,而不能简单、直接地进行习练,否则盲目、目标不明确,会因练拳而练拳,导致练就一身空架式,终不能将太极拳的真谛领悟于心,徒做拳奴而已,但另一方面,认识易理是为学习太极拳而服务,故在研究易理的过程中,领悟到无极与太极之间相互转换的辩正关系即可,且不必直入其中欲罢不能。与学习太极拳这个大前题背道而驰,失之交臂,最终跃过了“太极拳”之过程,偏离主题。

  总之,习太极拳需适可掌握,所谓“易中有百味,轻摄皆自枉”。(常子轩)

什么是太极拳
泉林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