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有无性别差异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7:31:40
幽默经典

此处只谈一下儿从小形成的性别差异可能导致就业问题

  现在崔辉已经对自己的就业不抱任何希望。崔辉是东北农业大学应届毕业生,从去年10月份开始着手找工作,她经历了无数次的邮寄简历、面试、参加省内外的大型招聘会,看着班上成绩不如自己的男生都相继有了着落,崔辉最终放弃了择业,她选择了明年参加研究生考试。崔辉的就业经历是很多女大学生都曾有过的痛苦经历。
  我市一家知名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曾明确对记者表示:“女毕业生大多身体不强壮,精力不够充沛。与男生相比,在耐力的持久、工作的魄力和果断方面更逊一筹。你也知道,我们要求应聘者吃苦耐劳,所以我们一般不考虑女毕业生。”但是,在女大学生及其家长们将这一不公现象归罪于“男女不平等”的社会问题时,却没有意识到家长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存在的不合理性别差异也是“祸首”之一。
  “400家庭调查”凸现教育中性别差异
  日前黑龙江大学社会学系对我市400名幼儿园孩子家长作了相关调查,调查结果六大方面都显示出儿童的家庭教育中存在性别差异状况。
  一、家庭中的性别分工模式存在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家庭中58.1%的母亲主要承担教育孩子的任务,而父亲只占10.3%,28.7%的家长是共同承担教育任务。
  二、对于孩子的交往干涉的差异。“您对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交往”问题,男孩子家长的支持率高于女孩家长10.3%个百分点。家长对女孩在交际方面的控制高于对男孩在这方面的控制,说明女孩从小就被打上了应该少抛头露面的传统烙印,即使在今天观念日益改观的今天,仍有很多家长不能躲开传统枷锁的羁绊。
  三、对于孩子的学历期望的差异。希望日后取得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男孩家长比例为59.0%、29.5%,女孩家长仅为31.2%、44.2%。说明家长对男孩的期望更高。
  四、对于未来职业期望的差异。希望男孩从事的职业前5位为:军人或警察、科学家、国家机关干部、医生、管理人才;希望女孩从事的职业前5位为:医生、教师等学校的工作人员、管理人才、翻译、国家机关干部;其中“科学家”一项在男孩中高居第二位,而在女孩中却屈居第七。这就等于已经给女孩定性---“天生不是那块料”。
  五、对性格品质期望的差异。调查问卷中要求调查对象分别在20个用于性格、品格描绘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