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乌啼霜满天全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6:24:10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枫桥夜泊》里的第一句。
全诗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赏析:

月落乌啼霜满天 月落:这里是指的是天将破晓;乌啼:这里是指乌鸦的鸣叫;霜满天:诗人张继把冰雾误认为是霜了。在气象学上,雾是指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物理现象;霜则是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在地面或地物上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显然,雾是指水汽的空中凝结物,它可以是水滴,也可以是冰晶;霜仅指水汽的地表固态凝结物。诗人夜泊于枫桥时,天气寒冷,漫天冰雾,点点渔火之光和月光(或月亮余晖)经冰晶的反射,进入诗人眼中,他就觉得那是霜反射的光亮。一千多年的唐朝,人们对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认识还十分肤浅,他们要么把空中的冰雾和地上的霜笼统地都称作霜,要么认为地上的霜是由空中的“霜”降落形成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的“霜降”,其名称就是由此而来的。所以,张继用“霜满天”也就顺理成章了。
冰晶雾又称冰雾,冬季比较常见,只是现代人常常把它误认为是下雪,因为它看上去就是“雪花”在纷纷飘落。实际上,雪花和冰雾是有区别的。形态上,雪花一般是多个冰晶粘连在一起,较大较厚,看起来毛茸茸的;冰雾则是无数单个的冰晶,较小较薄,晶面很光洁。成因上,雪花是从云中凝结而成的,出现在阴天里;冰雾则形成于晴天里,能够反射日光和月光。
这句诗虽然写了具体的景物,但实际是表达了作者的孤单寂寞,还有淡淡的忧愁。
本句可以解释为:天即将破晓,乌鸦也开始了声声鸣叫,看到漫天冰雾,让人更觉寒冷。
作者简介:
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唐代诗人,襄州(州治在今湖北省襄阳县)人。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