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和态度相关性的基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3:33:20
请详细作答!!!写论文用!!!! 谢谢

说清什么意识,
法律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包括了多个方面的涵义:第一,法律意识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社会意识体系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社会主体对法的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正如阿列克谢耶夫所指出的,它是“法的本体的基本因素,即关于法的观念,关于人们的相互关系必须有法律结构的见解,对社会生活中某种法律制度的观点,以及涉及法律领域的社会心理的现象(感觉、情绪)”①,简单地说,就是指人们对法和法律这种特殊社会现象的观点、看法、情感、意志、态度和信念等各种主观心理因素和总和。
法律意识和行为选择的相关性

(一)法律意识对行为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

法律意识主要具有六个方面的重要功能,即认识功能、评价

功能、预测功能、调节功能、传播功能和教育功能,还有学者认为它具有“准法律”的功能。当个人与国家具体应用到法律意识的这些功能时,就表现在他们的行为选择上,法律意识对行为选择具有重要的作用。
法律意识对个人行为选择的影响

行为与人的思想和意识密切相关,只有“受思想支配表现在外面的活动”才是行为,即当“意志作为主观或道德的意志表现于外时,就是行为③”。由此,把意识对行为的作用放到法学的范畴之内,体现的是法律意识影响着行为选择,行为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受法律意识的支配。

(1)法律意识影响着行为人行为的性质。法律意识具有评价功能,评价功能导致个人在经验和法律实践的基础上对法律生活各个方面和现象的情感态度,包括四种基本评价态度:对法和立法的态度,对周围人的法律行为和活动对象的态度,对护法机关的态度,对自己法律行为的态度。也就是说,法律意识的水平越高,则它就越更大程度地表现了法律意识的调整作用,使人们的行为符合反映在法中的目的和意志,法治和法律秩序也就越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