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的一个人物对他评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5:41:04
曹操

知道诸葛亮、刘备的人,就没有不知道曹操的。历史对他的评价褒贬各半,贬之者说曹操是白脸奸臣,褒之者称之为历史上一个大英雄。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曹操生于乱世,自小就有大志,长大后更是雄才大略,在战火的洗礼下成长。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曹操因镇压有功,才被慢慢提拔起来。后来他成为了董卓的亲信,但他却不满董卓的暴政,就曾以献刀为名刺杀董卓,事情败露后,他逃回老家意图东山再起,途中,他干了一件“遗臭万年”的坏事——因多疑错杀了吕伯奢一家,这说什么“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平定了北方和中原,挟天子而令诸侯,为天下统一打下基础;最大一次败仗是赤壁之战,以二三十万的兵力惨败于孙刘联军不到五万的人马,自己差点小命不保,从中也引出了一个典故——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
  在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第五单元的学习中,通过对《三国志》、《汉书》等史书和《三国演义》的研究,我认为可以大致归纳出曹操的性格特点如下:
  善于把握时机,谋略过人:在《隆中对》中,诸葛亮曾对刘备分析到曹操占有天时,这里的天时指的就是时机。当初献帝出逃,曹操马上不顾老家的安危,带领所有的军队去迎接他;在官渡之战中,在获得有利情报下马上亲自带兵潜入袁绍后方,一举烧光敌军粮草,从而获得了胜利。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曹操的确是一个懂得把握时机的人。平常行军打仗时,曹操常与将军们一起冲锋在前;时时和谋士们讨论得难分难解。“官渡之战”、“望梅止渴”、“割发代首”等故事也足以证明曹操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
  惟才是举,爱惜人才:这一点是曹操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当年关羽投降,曹操为了留住关羽的心,对关羽封官进爵,关羽人还没进许昌,早以有大宅美女珍奇玩物在等着他,还许下上马一锭金下马一锭银,三天一小宴,十天一大宴的重赏,还送给他一匹“赤兔马”,可见曹操爱才之心。这一点也是曹操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他知道张辽有大将之才,能独当一面,于是就让他驻守战略重地合肥,结果孙权每每进攻合肥,都被张辽打退,使曹操没有后顾之忧。
  识英雄,重英雄:曹操为人极尊敬英雄好汉。当年曹操攻打孙权,看见孙权的威武与他的军队的雄壮,竟然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这种称赞敌人之心实在难得。又如关羽在得知大哥刘备的下落后,就把曹操赏的宝物全部存一样不拿把官印高挂在梁上,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