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如清朝)钱庄的组织结构和内部分工如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1:46:23
谢谢“漂泊宁静”:)

嗯,我更想了解钱庄的架构,如钱庄会有那些部门,如近代有“信房”、“客堂”、“跑街”等等,“客堂”里会有哪些工种之类

谢谢啦。

现代的商业银行与古代的钱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代存货币、异地兑现等,但也有很大的差别。钱庄是以金银为主流货币在应用过程中的一种过渡性产物,不论它发行的钱票最终在商品流通中的地位达到何种程度,都仍然以金银为基础货币。钱票即使能够直接购买实物,也仍然只是借条而不是货币,更不能取代金银的基础地位。

尽管发行的钱票在后期成为钱庄的最大财富,尽管钱庄也借助放贷赢利,但是钱庄的注意职能仍然是为金银货币的流通提供最大的便利。

商业银行的主要目的不是方便货币流通,而是汇集民间闲散货币投资获利,这是它与钱庄最本质的差别。在古代,人们把金银等货币存入钱庄,主要目的是方便携带和使用,因此钱庄收取费用是合理的,这笔费用里包含了保管风险和远程运输费用,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现代人们把钱存入银行,更接近于低风险、低回报的投资,银行不仅不应向人们收取任何费用,而且必须给予一定程度的回报,这是商业银行必须认清的定位。

不难发现在以金银等重金属为主流货币的情况下,钱庄的赢利空间是多么丰厚和诱人,首先是代理保管、运输,有充足的理由收取保管费和异地存取费,虽然在钱庄规模足够大的时候,运输风险几乎为零,但是人们清楚地知道自己长途携带的巨大风险,所以这方面的收费非常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可。
其次是适度投资,就是在不致于引发兑付风险的前提下,占用一定比例的客户的资金,这个比例可以随着钱庄信誉的提高而提高,这点让钱庄比任何投资者都有更大的优势抢占商机。所以古代的钱庄通常会有优质的产业作为信誉保障。
第三是钱票的流通可以让钱庄把可占用的客户资金比例进一步提高。钱票流通意味着存钱的客户更少地提取现金(金银),使得钱庄能够更多更安全更长期地使用客户货币,这样一来客户的货币几乎就变成了钱庄的自有资金了。
第四,当钱票的流通达到一定程度,钱庄可以利用钱票相对于重货币更好的便携性,谋求和实现钱票的准货币地位。这时钱庄甚至可以直接使用自己发行的钱票满足更多的资金需求,因此很大程度上,钱庄可调用的资金甚至可以超过它实际拥有的客户资金。

钱庄最大的利润空间就在于对客户资金最大程度的安全占用上,虽然在货币便携方面商业银行不能通过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