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同存异”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适用吗?实际上它存在什么道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9:46:30
历史题。急用
麻烦讲得详细点啦,拜托

该成语的意思是寻求共同之处,保留不同意见。讲的是不因个别分歧而影响主要方面的求得一致。有时“求同存异”也说成“求大同,存小异”。
现在将“求同存异”的意思理解成这样:寻求共同之处,保存有差别的地方,不再强调大同小异。则“求同存异”是一种学习和思维方法。

适用啊,比如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是说要因材施教。。。人的个性都不同,比如说什么战争的可以在相似的前提下吸取教训之类的

求同存异在任何时候都是适用的!
它所存在的道理,是以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寻求共同的东西,保存有小差别的问题!

求同存异,是说寻求共同之处,保存有差别的地方,这一点前面几位朋友回答的已经很清楚了,但是我要说的是,求同存异并不是像前面几位仁兄说的那样是任何时候都适用的绝对真理.我们在平常生活中是否适用求同存异关键还要看我们求的是什么"同",存的是什么"异",你说这是道历史题,那我就用历史和政治问题给你举个例子,比如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联合抗日,这就是个典型的"求同存异"的例子,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实现民族独立这就是"同",国共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和历史恩怨是"异",在实现民族独立这个大"同"面前,一切的分歧都是小"异",所以我们的党暂时放弃小"异"和国民党一起追求民族独立的大"同".但"求同存异"也不是什么时候都适用的,比如拿当代的台湾问题举例子,两岸其实都不想打仗,这一点是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同",但是当时以民进党主政的台湾当局想独立,而大陆是想统一中国.这是两个政权之间的"异",你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和台湾当局"求同存异"吗?所以求同存异不是什么时候都适用的,是有底线的,在日常生活中判断是否可以求同存异的标准一是"同"一定要比"异"大,民族独立就比意识形态分歧重要,所以可以求同存异,而两岸暂时的和平没有祖国统一重要,所以不能求同存异,第二个判断标准就是求同存异不能违背原则,求同存异是有底线的,国家统一就是我们的底线,只要台湾当局承认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