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落记数 分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02:12:52

一、菌落总数的测定菌落总数:食品和药品经过处理,所得 1mL(或 1g)检样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检测到的细菌菌落的总数。菌落总数可以用为判断食品及药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同时为被检样品提供卫生学标准。细菌菌落一般都采用平板记数法来测定。它所得结果包含一群能在营养琼脂上生长的嗜中温需氧菌的菌落总数。局限性平板菌落记数法,只能检出生长的活菌,不能检出样品中全部的细菌数。食品药品以及环境中存在多种细菌,它们生活特性各异,不可能在统一培养条件下全部生长出来,所以计数总是比实际存在的细菌数少。一般食品的卫生检验中仍借此评定被细菌污染的程度。测定细菌数时,平板菌落计数采用中温培养。二、大肠杆菌检验大肠杆菌并非细菌学分类命名,而是卫生细菌领域的用语,它不代表某一个或某一属细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需氧及兼性厌氧、在 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大肠埃希氏菌、柠檬酸杆菌、产气克雷白氏菌和阴沟肠杆菌大肠杆菌分布较广。调查研究表明,大肠菌群细菌多存在于温血动物粪便、人类经常活动的场所以及有粪便污染的地方,人、畜粪便对外界环境的污染是大肠菌群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原因。大肠菌群是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提出来的,主要是以该菌群的检出情况来表示食品中有否粪便污染,其中大肠菌群的高低,表明了粪便污染的程度。大肠菌群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工作中,三、霉菌和酵母菌数的检测霉菌和酵母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土壤、空气及水中都有它们的菌体及孢子存在,因而在食品和药品生产、贮藏等各个环节均可造成污染,引起食品和药品变质,危害人体健康,有些霉菌毒素更是重要的致癌物质。因此,霉菌和酵母菌数的检测在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霉菌和酵母菌菌数的测定是指样品经过处理后,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所得1g 或 1ml 样品中所含霉菌和酵母菌的活菌菌落数。霉菌和酵母是判定药品受到污染程度的标志之一,也是对食品及药品原料、生产工艺、生产环境以及操作人员卫生状况进行卫生学评价的综合依据之一。霉菌和酵母测定结果只能是在一定条件下平板生长的霉菌和酵母菌菌落数。测定霉菌和酵母菌一般采用高盐察氏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和孟加拉红培养基。药品制剂一般用虎红琼脂作霉菌数测定,但含蜂蜜或王浆的合剂另以酵母膏、蛋白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作酵母菌数测定,而霉菌数测定仍用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