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递延收益的金额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0:23:32
请各位教师指导,递延收益的金额计算不太很理解,还有我也在网上查看了类似这方面问题的回答,却与我在辅导书中遇到的答案不太一致?为何?这一点非常疑问?(在百度搜索到《关于2007年全国会计初级职称考试“政府补助”的问题? 》的答案不同,同一个题目却有不同的说法?)

例:
20×1年1月1日,政府拨付A企业500万元财政拨款(同日到账),要求用于购买大型科研设备1台;并规定若有结余,留归企业自行支配。20×1年2月1日,A企业购入大型设备(假设不需安装),实际成本为480万元,使用寿命为10年。20×9年2月1日,A企业出售了这台设备。A企业的会计处理如下:
(1)20×1年1月1日实际收到财政拨款,确认政府补助:

借:银行存款 5 000 000
贷:递延收益 5 000 000
(2)20×1年2月1日购入设备:
借:固定资产 4 800 000
贷:银行存款 4 800 000
(3)在该项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间,每个月计提折旧和分配递延收益:
借:研发支出 40 000
贷:累计折旧 40 000

至这里我看得明白,以下就不明白了。

借:递延收益 41 667(5 000 000÷10÷12)
贷:营业外收入 41 667
(4)20×9年2月1日出售该设备:
借:固定资产清理 960 000
累计折旧 3 840 000
贷:固定资产 4 800 000
借:递延收益 1 000 000
贷:营业外收入 1 000 000

“5000000÷10÷12”,这是将递延收益按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分期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从2001年2月至2009年2月,共计8年,此期间已确认的营业外收入为:
5000000÷10×8=4000000
还有100万的递延收益没有摊销完,在固定资产出售时,一次确认为营业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