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论语》中的第一段话:“学而时习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7 08:08:33
解释“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哲学角度。

楼上的回答是不准确的。
其问题在于使用了西方的知识论观点,来解释人生修养的问题。
学而时习之是说:学习了做人的道理以后,在与人交往中,反复实习、实践,自己的人生境界不断提高,与大家的关系越来越好,达到身心和谐,社会和谐,这当然就是很快乐的事情了。

学而时习之是说:学习了做人的道理以后,在与人交往中,反复实习、实践,自己的人生境界不断提高,与大家的关系越来越好,达到身心和谐,社会和谐,这当然就是很快乐的事情了。

班门弄斧,有辱孔门之道。悲也。

呵呵,很有争议的一句话呢。第一句:从前我在读书的时候教材里的解释是“学了的东西就要不断的去复习,这样才能掌握知识的乐趣,并举例子说一本书在人生不同的时代读会有不同的理解程度。后来听台湾的一位教授在百家讲坛里说论语,他的讲解是实习、实践,体现一种知、行的合一;联系上下文,我很赞同后者,即学习了的道理要在实践中去运用,这样才是乐趣。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 ”可以算做与人交往的态度,据说包含的是“求同存异”的哲学态度,大概算是吧。“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个在哲学里面很复杂了,因为古代哲学与现代哲学不同,尤其是很多思想体系,就这个“知”就有相当多的理解方式--可以看成“智”,就是不因为别人的过错而生气;也可以看成“知道”的意思,就像从前教科书里写的,不被了解而不生气;对于学究们还能讲出许许多多的含义,能体悟什么一般看个人了,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荒谬!想当然地用现代的观念解释二千多年前的思想,能行吗?就像吃饭,中国人反映的是米饭,老外反映的是西餐,牛头不对马嘴。很多权威也难蹈这个覆辙。
1、“学”:二千年前的学,特指学道,修身养性,不是学知识。现代的知识一般是由西方引入的科学知识所组成的体系。二者截然不同。
2、“有朋自远方来”:朋不是指朋友而是道理。这里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是指通过学道修道,很多道理,从不懂到恍然大悟(不是从远到近吗?)。学道中茅塞顿开的快乐是难以言表的,这只有修道之人才有体会。所以,才有不亦乐乎!
3、用以上二点的解释,再连贯前后二句,整个意思是不是更通顺?否则,三句话,各讲各的,有点莫名其妙,很牵强。
4、连起来的意译:学道修道,提高修养,是不是很快乐?;(学道修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