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什么是CORBA 标准 ,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22:15:27

CORBA(公共对象请求代理架构):这是个和微软com,com+齐名的同类软件技术规范,由OMT提出。
用于在不同进程(程序)之间,甚至是不同物理机器上的进程(程序)之间通讯。底层技术依靠RPC[远程过程调用]实现。

面向对象的软件,以数据为中心设计,对象类既具有模块的封装性和类属等特性,还具有继承特性
,极大地提高了类的可扩充性和可再用能力。对象类较之于传统软件的功能模块而另具有的优点是:
(1)易于理解,具有完整的语义特征;
(2)易于扩充和修改,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和适应性;
(3)易于构造组装,具有规范的外部接口。
开发应用组件必须遵循标准,以保证软件组件的互操作性,只有遵循统一的标准,不同厂商的、不同时期的、不同程序设计风格的、不同编程语言的、不同操作系统的、不同平台上的软件或软件部件才能进行交流与合作。为此,OMG(ObjectManageGroup)提供了一个对象标准CORBA,它定义了一个网连对象的接口,使得对象可以同时工作。基于CORBA的对象请求代理ORB为客户机/服务器开发提供了中间件的新格式。
作为OMG成员的微软公司撇开CORBA而另辟了COM(ComponetObjectModel),即组件对象模型,并把COM定位成基于对象的软件开发模型,尽管COM被认为是微软鼓噪出来的技术,但支持COM的开发工具却不断增多,其中大部分来自于微软,包括VisualBasic和VisualC++。

公共对象请求代理结构:CORBA标准

全球性网络使线上的所有设备和软件成为全球共享的浩瀚的资源,计算机环境也从集中式发展到分布式环境,开放式系统的发展使用户能够透明地应用由不同厂商制造的不同机型不同平台所组成的异构型计算资源,因此,分布式处理和应用集成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的共同要求,那么什么是分布式处理和应用集成呢?它们的功能和关键技术是什么呢?简单地讲,分布式处理和应用集成就是指在异构的、网络的、物理性能差别很大的、不同厂商的、不同语言的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构建信息共享的分布式系统,并且能够有效地进行应用系统和分布式处理的集成。分布式处理的关键在于定义可管理的软件构件,即面向对象技术中的“对象”。应用集成的关键在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