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轨道理论和价键理论矛盾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9:48:12
两个矛盾吗?后者强调的是p,d轨道方向相同是才能相互叠加,才能结合到一起,而后者强调的是成键分子轨道相反,能量降低,电子云密度升高,相互结合到一起。

分子轨道理论是量子化学价键理论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也是量子化学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本世纪30年代,美国化学家R.X.莫立肯(1896- )运用量子力学的方法,计算了分子内电子运动的途径,为分子轨道理论的建立作出了贡献。他主张把轨道看成是围绕原子核散开的电子云。轨道面向空间,可以互相重叠形成化学键。分子轨道理论可以用来描述任何复杂性事物分子结构。从而为后来人类揭示蛋白质和DNA分子的结构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另外,分子轨道理论认为原子合成分子后就消失了原子的个性,而将分子看作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功能完全取决于分子中电子运动的规律。即取决于遍及整个分子范围的电子运动所形成的化学键。这种把结构和功能联系起来,部分与整体联系起来研究分子结构的科学观念,无疑在人类探索复杂性的过程中,具有科学观念更新的意义。

分子轨道理论在本世纪50年代,由于电子计算机的运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52年日本科学家福井谦一(1918- )提出了“前线轨道”理论。1965年美国科学家R.B.伍德瓦德(1917-1979)和R.霍夫曼(1937- )提出了“分子轨道对称性”原理,从而使量子化学开始了从研究分子结构的静态深化到分子结构的动态的研究,并在有机化学结构分析和指导有机物的合成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而揭开了探索复杂性事物化学变化、化学反应的内在本质和规律的新篇章。根据这一理论,无须进行复杂的计算,只要考察反应物和生成物结构的对称性质,就可以说明和预见一系列化学反应的方向和条件,特别是对于立体定向反应具有十分有效的指导作用。例如维生素B12的人工合成过程中,一般说来,情况相当复杂。有9个不对称的碳原子和512个可能的主体异构体。但依靠这个原理,合成反应生成了指定的立体结构,使维生素B12人工合成取得了成功。不仅如此,这一原理对于高分子化学中,对于人造材料的人工设计,也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分子轨道对称性守恒理论,在人类对宏观______微观复杂性的探索中,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用功能。

量子化学理论体系形成后,加上计算方法的发展和大型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使人们对原子、分子与晶体的电子轨道、电子能级、电荷分布和其它复杂性事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的计算逐步成为可能。因此,量子化学在现代化学中,日益成为重要的理论基础。在有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