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会工作的模式分哪三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6:59:44
老年社会工作模式分类,具体特点。谢谢急用

据了解,老人社会工作里有三大块的工作模式: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个案社会工作,就是针对个别案例的老人(比如有心理上的问题等);团体社会工作,就是对同一类型问题的老人,给他们专业的辅助;而社区社会工作,跟居家式社区养老很像,主要是调动社区的资源,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对老人来进行帮助,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

您是老年人吗?我父亲就是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具我所知老年社会工作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一)机构照顾

1、何为机构照顾 机构照顾是指专门为老人提供护理、食宿、照料的各种福利院和敬老院对老人进行的照顾。老人一旦入院,老人的一切生活都在院内进行。在我国,提供机构照料的院舍,分公办(由政府提供资金)和私办(私人自己筹资兴建)两类。公办的福利院主要是面向那些曾为社会作出过贡献的孤寡老人,免费或只收取少量的费用。近年来,由于政府提供的资金的不足,各公办福利院为了维持正常运转,也纷纷面向社会招收自费的入院老人。面对我国老年人口且高龄老年人口比例的迅速增长,近年来各类私立的敬老院相继产生。私立敬老院招收自费入院的老人,收费标准因住宿条件不同而异,最高的一月可达1200元,最低的一月也需400-500元。

2、机构照顾存在的问题

(1)一方面敬老院大量空闲床位,一方面一些老人无法入院。目前,我国各种福利院和敬老院共有床位120万张,实际在老人院的老人只有70多万人。全国65岁及以上的老个有7800多万,其中75岁和8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也就是说,需照料的老年人逐年增加。为什么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竟会造成近50万张床位的浪费呢?究其原因,主要有这么两点:一是因为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以家庭养老为主,一般老人不是万不得已,都不愿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进养老院生活,总觉得进养老院是孤寡老人的事,有失面子。不过,近年来许多老人和子女观念有了较大改变。二是因为一些想入院的老人无法承担养老院的费用。在我国老人群体中,年龄越高的老人收入越低,他们大多数在工资调整前就退休了,在高龄老人中,妇女占绝大多数,她们往往无任何收入来源,单纯靠子女供养。收入分配上的这一特点,使那些高龄且无法自理的老人,面对养老院的收费标准,只能望而却步。而对于部分退休收入较高或子女经济状况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