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封建社会的时候为什么都要限制工商业发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0:04:56
以前商人的地位很低,而且都不支持工商业发展,为什么呢?请详细地说一说。谢谢
我只是想知道不支持工商业的详细全面的原因……

重农易商
做统治者的都希望国家好管理,都是农民多好管啊。
这在汉武帝独尊儒术时就定下基础了。
尊儒的皇帝都不支持商业,尊道的皇帝就任其发展,所以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业最发达的时期,有海上丝绸之路。

制度决定,简单说,农业为主的国家有人有粮就行,财富增量很少,不需要皇帝太费心,不会通货紧缩、通胀;反之,重商的话,需要相应的制度变革,三皇五帝那一套不能用,皇帝就没得做了

宋朝是中国古代唯一长期不实行"抑商"政策的王朝。宋朝开创以来,即治坑矿、组织茶盐开发。因而大量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农民投入商业手工业中,民间经济受到刺激,突飞猛进。创造了空前的财富与繁荣。在宋朝立国之初,宋太祖赵框胤就号召人们"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宋太宗也曾下诏"令两制议政丰之术以闻",令官员们研究理财求富之道。宋神宗则认为"尤先理财",发过"政事之先,理财为急"的诏令。这些政策导向使商业大潮兴旺,商贸高速发展,钱庄业迅猛发展,促使宋朝在世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最早的纸币和银行。银行可以贷款、异地付款。北宋时期就大量开采金、银、铜、铁、煤等矿藏,全国各地也出现了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制造工厂和加工工厂。如造船厂、火器厂、造纸厂、印刷工厂、织布厂、各地的官窑等。厂里的工人按期领工资。南宋时的军器所工匠竟达七八千人。造会子局,有徒工一千二百余人。绫锦院织工达到四百余人。除公办的工厂外,一些私办的工厂也相继大量的出现与繁荣。因为经济的空前繁荣,宋钱币铸造量非常大,如宋神宗时全国年铸币506万贯。(唐朝最盛的开元盛世年铸币32万贯)。
明代自弘治以来断续出现,并逐渐高涨的重商恤商思想,历经六七十年的酝酿,是在隆庆中后期才被朝廷认可,并对原有的病商扼商政策作了较大幅度调整。直到这个时期,官方才比较清醒地认识到,扶助商业使之繁荣兴旺,货畅其流,对社会民生以及充实国力,都具有重大的意义。②当然,也必须看到,明中叶以后的赋役制度、户籍制度已经到了山穷水尽,本身颠错混乱,难作为稽考的凭据;而且已经和当时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总趋势背道而驰。要使用这些过时的腐朽绳索捆绑住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限制它的变化,必然是徒费心机。事实上,当